第(1/3)頁 慢說童生考試都是府城那邊派了監考、閱卷的官員的,就是考核完畢的試卷,那也是都糊住了姓名,謄抄過的! 這怎么可能作假? 更何況,之前的考核都還留了底稿呢? 這種流言,往小了說也不過是流言罷了,可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有可能就會動搖呂縣令的位置! 他怎么可能不重視? 當下呂縣令就下令嚴查傳播流言之人,這種事情不難查,畢竟昭平縣并不大,沒費多少功夫,就查到了葉大貴的頭上。 原來是這小子啊!呂縣令冷笑一聲,也不廢話,直接就命人將葉大貴下了監牢。 葉大貴不服氣,還煽動了不知情的同學秦昭幫他喊冤。 這秦昭看似家境普通,卻有一個嫁得極好的姨母,是京都某世家的當家主母。 秦昭見不得同學被冤入獄,于是四處奔走,甚至求到了府臺大人的門下。 府臺大人重視起來:他不怕一個小小的葉大貴被冤屈,他怕的是秦昭求告無門會直接找他姨母去告狀,到時候說不得自己這個位置也坐不穩! 于是下令徹查。 呂縣令本來就性得正坐得端,哪里怕查? 一番查驗下來,眾人都紛紛點頭:這樣的試卷,若是不說,誰能看得出是一群小娃娃做得出來的? 既然能做出如此的試卷,哪里還需要作弊? 查驗官員得出了結論,卻也不能就這么宣判了:這件事情在昭平縣城引起了軒然大波,自然是需要公開宣判的。 高高的木臺子就在縣城的東市上,府臺大人為表重視親自來了,和查驗官員、呂縣令正襟危坐在臺子上,在牢里被關了有些日子的葉大貴被帶了上來。 一旁站著的秦昭,此時卻神色未名,他有些茫然:不知道該相信誰。 童生考試的試題,是府城派人拿下來的,全程有人看守保密,不會漏題。 那十八個孩子的試卷,查驗官員直接都給秦昭看過了,秦昭自問,自己在那個年紀,絕對做不出那樣的答案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