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六章 太后心態-《穿入聊齋當劍仙》


    第(2/3)頁

    呂雉是劉邦的發妻,漢家天下有呂雉一半的功勞。

    武則天則是經營二十年,先后鏟除長孫無忌與上官儀集團,又以酷吏誅除李唐皇室,才得以登基稱帝。

    慈禧本身也是政治手段非凡,而太后只是尋常太后,約二十出頭的年紀,連明代萬歷朝的李太后都不如,朝中既沒有張居正,也沒有馮寶,更沒有娘家支撐,獨自撫養四歲的幼帝,面對四王八公的強大勢力,戰戰兢兢,出這種題目,本身就有妥協的意思。

    八股文,首先要破題。

    王宵提筆書寫。

    圣人之傳道以心,而大賢之悟道亦以心也。

    接下來承題:夫一貫之旨,圣人傳心之要法也,非大賢深契其妙,安能感悟之速若此哉……

    揚揚灑灑數百字寫完。

    第二題是: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此題出自于《論語·季氏十六》,前一句是: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

    第三題是: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此題出自于《孟子·離婁下》,大意是子產主政鄭國,用車馬幫人渡河,孟子不以為然,批評說,如果早把橋梁建好,又何必耗時費力,又哪里需要幫助百姓一個個的渡河呢?

    后兩題細思,其實很有意思。

    前一題隱約表達了太后對四王八公總攬朝局的不滿,后一題則是希望把治理天下落在實處,少做表面文章,求取真正的治國賢良。

    再結合第一題,表現出了太后患得患失,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的心態。

    略一尋思,王宵提筆書寫。

    大成殿中,五位考官穩坐釣魚臺,通過至圣先師監看著考生答題。

    “妙,妙哉!此子破題周正嚴謹,合大義,正合人臣本份也!”

    突然一名國子監司業拍腿叫好。

    他看到了王宵的文章。

    “嗯~~”

    任千古也微微捋須。

    衛若蘭面色陰沉下來,王宵是在他手上被貶黜,如王宵中舉,對他極為不利,至少會落個識人不明的惡名。

    可是摸著良心說,王宵的文章無懈可擊,而鄉試,他只是同考,并不是主考,再看王宵的文氣,居然達到了兩尺七,別的學子連過兩尺的都沒有。

    主考最大的權利是,當考官之間爭執不下時,主考有權請圣裁。

    如果他堅持再次貶黜王宵,任千古堅決不肯,就只有恭請至圣先師圣裁,結果顯而易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松阳县| 新安县| 奉新县| 靖宇县| 景宁| 泽库县| 东阿县| 卢湾区| 溆浦县| 宁波市| 神木县| 孟津县| 手游| 临汾市| 伊川县| 伊宁市| 酒泉市| 平遥县| 莱阳市| 台东县| 滁州市| 长武县| 富蕴县| 黄冈市| 海阳市| 三江| 睢宁县| 凌源市| 延庆县| 淮滨县| 德令哈市| 嘉兴市| 周至县| 山丹县| 信阳市| 滦南县| 霍城县| 烟台市| 紫阳县|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