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天后,庫山里就來了幾個退役軍人。 說是慕名而來,要跟李村長學習。 李村長不僅治理好了一個舊山村,還接收了眾多退役軍人,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他們要學李村長這樣,大公無私地投身在祖國發展騰飛的事業道路上。 李正國“……” 萬忠山這是不好意思出面了,直接讓人給他戴高帽子啊。 威武是不能屈。 可是高帽子,他是十分樂意戴的。 “你們太客氣了,你們才是大公無私之人,我不過自私地想發展自己的家鄉而已?!? “既然來了,那我帶你們去安排住下吧,時間緊任務重。” “午飯后,你們就去村民那里看看聽聽,再找我的助理談談。后天,正式跟在我身后學習。” “是,多謝李村長?!? “不客氣?!? 幾個人被安排住在一個院子中,管住不管吃。 水,庫河里多的是,電,抄表,按照本縣電費收取。 蔬菜,可以在村里買,糧食,村民們也只夠自家吃的,可以借車給他們出去買。 這條件也算不錯了,住宿費就節約了不少。 到底是當過兵的,只是兩個小時,他們就把柴米油鹽準備好了。 庫山里進了學習之人,季縣長怎么可能不知道? 前面四個村子怎么可能不知道?中和彰山犁拾三個村子,拉上汪洱村一起去鎮里提意見。 經過肖家之事,鎮里可不敢再亂出主意了,叫他們去找縣里。 不等他們去,季縣長的電話就到了鎮上。 “告訴那四個村子,要是他們村里也有退役軍人,就派退役軍人去學習。軍人把令行禁止刻在了骨子里。普通村民過去,那就是添亂。” 汪洱村老村長轉身就走,這一條五個村子,除了李正國,就沒有誰去當過兵。 哪個老農民不想讓兒子出去當兵? 是那么容易被選上的嗎?好不容易弄到一兩個指標,體檢又不合格。 李正國不知村外情況,他正在給學員們講述庫山里發展的計劃,和決定這么發展的道理。 “每個村的計劃都要因地制宜。就像我們這五個村子,因為我的計劃足夠合理,也看得到未來。” “所以縣里為了不讓那四個村子盲目地跟風來不打亂我的計劃,就壓制了他們?!? “雖然目前是壓制,但是等到我們里面的旅游項目開發成功后,他們就能乘坐順風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