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姜大人,你這是……”魏貴妃看向了姜辰。 “這令牌物歸原主。”姜辰說道。 “姜大人用不著了?”魏貴妃說道。 “用得著,但這是魏閥的令牌,我也不好占為己有。”姜辰說話間就將令牌遞給魏貴妃。 魏貴妃接過令牌。 姜辰反手握住了魏貴妃的手。 “你……”魏貴妃美眸一寒。 “娘娘,我聽說你舞藝超群,不知可否給我跳一個?”姜辰說道。 “放肆。”魏貴妃冷哼一聲。 姜辰哈哈一笑,轉身就走。 “姜辰……”魏貴妃美眸森寒。 …… 片刻之后,姜辰離開了皇宮。 “以魏貴妃的脾氣,接下來說不定會利用宇文玥和魏閥做出反應。” “就不知道她會怎么做。” 姜辰一邊想一邊返回姜府。 就在這時,旁邊傳來一股殺意。 姜辰臉色微變,連忙退后。 下一刻。 咻! 一支支箭矢射在了姜辰剛才所在的位置。 “這是特殊的箭矢?”姜辰臉色微變。 特殊的箭矢就是用來對付武者的箭矢。 雖然不如破神弩的千年玄鐵箭,但至少有千年玄鐵箭十分之一的威力。 “唰!” 就在這時,一道道身影掠了過來。 “找死……” 姜辰想也不想,豎掌為刀,狠狠向前斬出。 劈嚓! 姜辰手掌邊緣摩擦空氣,形成細小電蟒,仿佛雷霆似的斬向身前的刺客。 同一時間,那刺客雙眼睛里爆發出凜冽殺意,一股同樣強大的氣息升起,一拳轟出。 拳罡形成青色旋風,向姜辰的手刀席卷而去。 轟! 手刀和拳勁幾乎瞬間就撞在了一起,轟然爆發,猛烈的沖擊向四周擴散。 “殺。” 另一邊刺客一步踏出,一拳轟出。 拳勁爆發,只是比剛才刺客更加猛烈,拳勁凝為一線,呼嘯而來,仿佛要破碎虛空。 “先天高手!” 被拳勁鎖定,姜辰心底一冷,全力催動真氣,正準備抵擋,耳邊突然響起破風聲。 “敢來刺殺,真是找死。”婉轉清冷的聲音響起,香風襲來,君桃出現在姜辰身前,玉手在身前虛畫半圓,一掌似緩實快的拍出。 轟! 君桃一掌直接將拳勁震碎,余威將后面的刺客震得連連后退,張口噴出一口鮮血。 “你怎么來了?”姜辰問道。 “小姐接到消息,說是有刺客。”君桃口中的小姐就是馮心兒。 “那就一起解決他們。”姜辰說道。 “好。”君桃點了點頭。 “解決我們?今天你們一個也跑不掉。”這時,一陣冷酷的聲音響起,是剛才被君桃擊傷的刺客。 “就憑你們嗎?”姜辰目光落在了八位刺客身上。 這八個刺客氣息強大,渾身殺氣如潮,猙獰的目光,讓人心底發冷! “往生營的人?” 姜辰沒有遇到過往生營的殺手。 不過,如果是朱雀盟的人的話,他不可能認不出。 畢竟,他是有朱雀令的。 “殺。” 八個刺客向姜辰和君桃殺了過去。 “上。” 姜辰和君桃迎戰了上去。 姜辰快若閃電,一路碾壓過去,所過之處,飛沙走石。 領頭刺客冷冷一笑,手掌上冒出濃烈血光,隨手一揮。 噗嗤! 伴隨著輕微的碎裂聲,氣勢驚人的攻擊,到了這個刺客面前,立刻轟然破碎,片刻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先天也是有強弱的。”那領頭刺客冷笑道。 “是嗎?” 姜辰施展凌波微步,出現在了領頭刺客面前,抬手一掌拍出。 下一刻。 真氣凝集成一道龍形,向領頭刺客呼嘯而出。 “這是降龍十八掌?你怎么會降龍十八掌?”領頭刺客臉色一變。 “現在問這個,已經晚了。”姜辰冷笑一聲。 “什么……”領頭刺客臉色微變。 下一刻,領頭刺客慘叫一聲,倒飛了出去。 “就這?” 姜辰冷笑一聲,撲向另一個刺客。 八個刺客,兩個先天,其他的都是一流武者。可惜,遇到姜辰,這些刺客沒有一個活著離開。 “公子,你沒事吧?”君桃問道。 “沒事,我們回去吧。”姜辰搖搖頭。 這些刺客和在大梁黎洲城遇到的刺客有天壤之別。 “好。”君桃點了點頭。 …… 姜府。 “夫君,刺客不是往生營的人。”馮心兒對姜辰說道。 “不是往生營的人?看來應該是死士了。”姜辰知道在這個影視融合世界,只要是有能力的家族都會養死士的。 “可能是拓跋浚的人。”白娉婷在旁邊說道。 “你是說拓跋浚在試探我?”姜辰目光一閃。 “對。”白娉婷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拓跋浚在進入北魏皇城后對公子的態度就變了,試探你也是情理之中的。不過,這是一件好事。” “好事?”姜辰看向了白娉婷。 “接下來和柔然軍,叱云南一戰,夫君可以出工不出力?”馮心兒反應過來了。 “如此也好。”姜辰還真不想和柔然軍一戰。之前的戰斗,五千魏武營和三千白馬營加起來已經死了一千多人了,現在也沒有后備隊補充。 “不過,這段時間北魏皇城多了不少的江湖人士。”顧清俞說道。 “江湖人士?現在大軍圍城,北魏皇城的江湖人士是怎么進來的?”姜辰微微一愣。 “難道拓跋浚已經在和柔然和談了?”白娉婷突然說道。 “如果拓跋浚和柔然和談的話……”姜辰眼中閃過一抹冷色:“那就派出獵狐殺手,將那些進入柔然軍營的和談的人殺了。” “拓跋浚身邊沒有少人啊,如果拓跋浚在和柔然和談的話……”馮心兒說到這里看向了姜辰。 “是宇文護。”姜辰沉聲道:“看來宇文護失蹤是去找柔然和談了,而拓跋浚和宇文玥提出的和親就是試探。” “公子,你有沒有想過一種可能?”白娉婷說道。 “什么可能?”姜辰問道。 “這一切都是拓跋浚的算計。”白娉婷說道:“柔然鐵騎南下,叱云南造反,拓跋余弒君……這一切的背后都有拓跋浚有關?” “之前我們放出了北涼鐵礦的事,因此,在北魏的各方勢力都會覺得叱云南會造反,拓跋浚也一樣,所以,柔然鐵騎南下,可能就是拓跋浚和柔然的合作,目的就是逼迫叱云南造反。拓跋余弒君,我已經按照讓錦衣衛給拓跋浚提了醒,甚至死了兩個錦衣衛,但拓跋浚并沒有救下拓跋燾。很顯然,拓跋燾并沒有因為先太子的死處罰拓跋余,所以,拓跋浚才坐視不管的。” 姜辰臉色沉重的說道:“拓跋余弒君篡位后,拓跋浚發現在北魏皇城不是拓跋余的對手,又發現了拓跋余想娶獨孤般若為后,所以,就利用了柔然軍和叱云南擊敗了獨孤信。獨孤信手中的大軍就是獨孤閥的根本,而拓跋浚和拓跋燾一樣,野心勃勃,所以,也不會放過削弱獨孤閥的勢力。” “獨孤信敗后,柔然軍和叱云南就是逼迫拓跋余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成為了逼反宇文護的武器……宇文護野心勃勃,之前我們已經對拓跋余和宇文護挑撥離間,再加上宇文護是宇文閥的人,不可能對拓跋余死忠。” “所以在進入北魏皇城后,拓跋浚就派宇文護去柔然軍和談,這不僅僅是要解決柔然軍的問題,同時也是想利用柔然軍和叱云南帶來的外部壓力,對北魏朝廷進行洗清……” 姜辰每說一個字,臉色就冷了一分。 如果這一切的背后真的是拓跋浚的算計的話,那拓跋浚的心機也太深了。 不過,作為一個有為之君,拓跋浚有這心機是很正常的。 至于利用柔然? 這和前世歷史上李淵向突厥借兵是一樣的。嗯,和吳三桂向清朝借兵也是一樣的。 不同的是,李淵手段高超,成為了開國皇帝,所以突厥在關中燒殺搶掠在史書上一筆帶過。而吳三桂是個失敗者,遺臭萬年。 “拓跋浚算計了很多,就不知道他中毒是不是真的?”白娉婷說道。 “中毒和之前的遇刺是真的。不過,如果真的是拓跋余下毒的話,拓跋浚未必就會拿到解藥。”姜辰說道。 “只是,拓跋浚和柔然和談,那些江湖勢力出現在北魏皇城干什么?總不能是輔助拓跋浚吧?”馮心兒問道。 “不敢這些江湖人是來干什么的,只要不來惹我就好。”姜辰看向了遙姬,說道:“今天晚上你去殺了李敏德。” 李敏德,《錦繡未央》男三號,劇中的他是柔然王的私生子,為躲避皇后的陷害,自小被送到魏國來。是當朝尚書府的三房養子,李未央名義上的堂弟。性格敏感謹慎、孤傲冷漠、正直勇敢。被李未央的聰慧和內心中隱藏的善良給吸引,默默為其付出,不求回報。在一次搭救未央時,東平王拓跋翰欣賞敏德的身手,舉薦其為御前帶刀侍衛。 曾被李大夫人叱云柔派去的殺人刺傷,掉入江中,被柔然焦統領救起。期間養母李家三方夫人被叱云柔設計染病去世,趕回家得知此事之后一蹶不振。在李未央的鼓勵下,重新鼓起勇氣,并決定要給養母報仇。后以柔然王子的身份重回北魏,與北魏簽下互市協議。期間與李未央一起,幫助高陽王拓跋浚奪得皇位。結局被北魏公主拓跋迪的真情感動,與其結為伉儷。 姜辰殺李敏德,不是因為拓跋迪的原因。 現在即使是拓跋浚,也沒辦法阻止他和拓跋迪在一起。 “好。”遙姬點了點頭。 “殺了李敏德后,就將他的尸體掛在城墻上。不要讓人看到是你做的。”姜辰覺得拓跋浚可能知道李敏德的身份,是他和柔然軍和談的籌碼,所以,他要滅了拓跋浚這張底牌。 “好的。”遙姬應聲離開了。 …… 兩個時辰后,皇宮。 拓跋浚剛睡下就被承德叫醒了。 “什么事?”拓跋浚精神疲憊的問道。 “當下,李敏德被殺了,尸體掛在了城墻上。”承德說道。 “你說什么?”拓跋浚臉色大變。 承德再說了一遍。 “是誰干的?”拓跋浚臉色鐵青。 “沒有查清楚。而且,我們派去柔然軍營的人也被刺殺了,死了不少人。”承德說道。 “讓宇文玥來見我。”拓跋浚說道。 “是。”承德應了一聲。 …… 晉王府。 “見過王妃。”姜辰對晉王妃馮亭行了一禮。 “姜大人,不知你找我有什么事?”馮亭問道。 “這個……”姜辰看了看旁邊的丫鬟。 “都下去吧。”馮亭揮了揮手。 “是。”丫鬟們行了一禮離開了。 “姜大人,現在你可以說了吧?”馮亭說道。 “很久沒有見王妃了,想王妃了,所以就過來找王妃了。”姜辰已經幾個月沒有見到馮亭了,雖然在這個影視融合世界,馮亭不是高高在上的太后,但晉王妃的身份還是給人一種不一樣的刺激。 “姜大人。” 馮亭臉色一沉:“如果沒事的話,就請你離開。” “讓我離開?王妃,你確定?”姜辰似笑非笑的看著馮亭。 “……”馮亭。 “現在拓跋浚就要登基稱帝,拓跋弘雖然是拓跋浚的弟弟,但你覺得拓跋浚會讓拓跋弘更進一步嗎?”姜辰意味深長的說道。 拓跋弘更進一步就是登基稱帝的意思。 馮亭野心勃勃,就是想要成為太后,所以,在姜辰看來,馮亭并不會放棄扶持拓跋弘的。 “姜大人,你是什么意思?”馮亭問道。 “上次王妃邀請我去契丹邊境是什么意思,現在就是什么意思。”姜辰說道。 “……”馮亭。 “王妃,之前我的條件還是有效,就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姜辰說話間就來到了馮亭身邊坐下。 “你放肆。”馮亭冷哼一聲。 “放肆?” 姜辰抓住馮亭的手,說道:“王妃,我就想放肆,你同意嗎?” “……”馮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