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 巡城衙門。 賈蕓一早過來,打算將一些要務(wù)處理了,再去巡捕營視察那邊兒的考核。 班房里,黃師爺早早的就將需要批示的公文拿了過來。 賈蕓卻沒有急著看公文,而是習(xí)慣性的先看?報。 “咦?戶部要清繳欠銀?” 剛看幾眼,賈蕓就發(fā)現(xiàn)了一條讓他頗感興趣的消息。 開國之初,官員俸祿極低。 太祖看著跟自己打江山的功臣門,生活過的拮據(jù)。 于是出臺惠政,允許他們向戶部少量借銀,暫度難關(guān)。 初時,勛貴們借了銀子,還是有借有還,并不存在拖欠。 可隨著時間推移,人心貪婪,勛貴們卻打起了戶部借銀的主意。 慢慢開始少還,拖欠,或者不還。 日積月累下,現(xiàn)在許多的勛貴家里,都欠了不少戶部的銀子。 就像薛家,之前也欠了幾十萬兩。 那會兒薛蟠正處于黑戶期,賈蕓想著穩(wěn)妥,就讓他把戶部欠銀給還了。 矮子群里拔高,薛蟠還銀的舉動,進(jìn)入了皇帝的視線。 這也是為什么后來薛家跟內(nèi)務(wù)府合作后,能那么容易得到官身的重要原因。 除了薛家外,大周還有許多的家族欠著戶部的銀子。 包括一些功臣老臣、皇族子孫、藩王、勛貴家族等等。 哪怕他們自家有銀子,也繼續(xù)在戶部借了用,因為那銀子是不要利息的。 這些人將銀子借出來后,就拿出去購買或兼并土地,放貸,或搞其他的營生。 日積月累下來,就成了一筆天文數(shù)字,現(xiàn)在好些家族想還也還不起了。 “這是針對四王八公去的?”賈蕓心忖道。 追繳戶部積欠,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畢竟會涉及到諸多勢力,盤根錯節(jié)中,一個處理不好,就有傾覆之禍。 可如果皇帝采用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的手段。 只要操作得當(dāng),還真有可能在追繳積欠這件事兒上,有所建樹。 “半年時間內(nèi),還不上的家族就要被朝廷收回賜予的田莊?一年內(nèi)還不上就要被抄家?”賈蕓看到后邊兒,有些驚訝了。 不管這事兒動不動真格的,想來也夠那些在戶部有欠銀的家族緊張一陣了。 “留了一段時間緩沖期,估計皇上也是想看看多方的反應(yīng)。”賈蕓沉吟想道。 追繳積欠這事兒,真想做成,肯定急不得。 就算能夠順利進(jìn)行,最起碼也要三五年才能建功。 賈蕓猜測,最近可能會有一個皇子入主戶部,專門負(fù)責(zé)追繳積欠。 “太子、二皇子、四皇子、六皇子、八皇子、九皇子……” 諸位皇子現(xiàn)在都處于韜光養(yǎng)晦的狀態(tài)。 畢竟他們的老子都還未能真正出頭,他們自然會被皇帝按著。 但只要是皇子,就沒有不想坐上那張寶座的。 所以,在暗地里,這些龍子龍孫,肯定沒少你來我往,相互使絆子。 上次六皇子中毒,就有皇子的身影。 后來七皇子被削掉爵位,貶為庶人。 就是皇帝給六皇子交代的同時殺雞儆猴,震懾和敲打這些皇子。 提醒他們?nèi)套e跳。 ?報上,除了追繳戶部積欠的事兒外,最近朝廷對于是否在邊關(guān)建立集鎮(zhèn),和蒙古互市的事,也爭吵的十分厲害。 當(dāng)初太上皇在草原受到襲擊后,朝廷便通過斷絕貢市對蒙古進(jìn)行經(jīng)濟(jì)制裁,達(dá)到削弱蒙古的目的,并防止其借互市之便侵?jǐn)_邊境。 這些年來,蒙古那邊兒一直在請求稱臣納貢,并在長城關(guān)口恢復(fù)互市貿(mào)易。 但因他們又經(jīng)常騷擾邊境,加太上皇的氣兒還未消,朝廷便一直未答應(yīng)。 但如今大周國力衰落,制裁的效果適得其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