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快到中午時,賈蕓和襲人帶著一群仆人回家了。 這次去人市一共買了十個丫鬟和四個健婦。 十個丫鬟中,只有四個十五六歲的大丫鬟,剩下的全是八九歲大的小丫鬟。 賈蕓本想全都買大丫鬟,但襲人卻說小丫鬟從小調教,會對主人家比較有歸屬感,而且做事也比較伶俐, 不怕累,除了貪玩一些,基本上沒什么缺點。 而大丫鬟不同,都是大人了,就有自己的想法了,思緒比較雜亂,想的也多, 對主人家的歸宿感也不強。 所以對這種丫鬟,就只有鐵血壓制, 如果不聽話,該打打,該罵罵,實在管不了,就直接賣了,再買新的,就是這么殘酷。 丫鬟都交由襲人管理短調教,四個健婦當粗使婆子,邊學規矩,邊由苗嬸兒帶著,負責家里的粗活和晚上巡夜值班。 家里人一多,到底就不一樣了,瞬間就有了人氣,呆著也更踏實。 襲人果然有幾把刷子,三言兩語就將這些新來的仆人訓的服服帖帖的,不一會兒功夫, 就爭先恐后在院子里搶著活干。 同時, 在下人們學規矩時,苗嬸兒和賈茗也都在側旁聽,雖然他們不是奴仆,但依舊是下人,也要守規矩。 比如今后賈茗有事通報,只能在垂花門,讓丫鬟傳遞消息,只有主人家有請,才能進中院兒。 而丫鬟們也不準隨便出垂花門,在院兒里也不能單獨行走,不管去哪兒,都要兩兩一組行動。 除了在自己住的房間里外,丫鬟也不能坐別的房間里的椅子、凳子。 值班時,身體乏了,閉目養神可以,但不許出粗氣,更不許仰面朝天大八字式躺著等等,規矩確實不少。 接下來一段時間,賈蕓買了一套史書回來,仔細翻閱。 讀史使人明智, 知古可以鑒今。 從史書中學習為人處世,可以讓人在身陷類似的境地時,不至于重蹈歷史的覆轍。 讀史還可以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來龍去脈,可以使眼界和心胸都開闊起來,讓悟性和思路都變得明澈。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循環往復中不斷重演。 因為維系國家,促進發展的制度是人創造的。 任何制度,只要是人創造的,就不是十全十美的。 制度出現之初,是適應生產力適應時代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也隨著人們對這一制度的深入了解,它的漏洞也就越來越多的暴露在人們面前。 人們也就越來越多的知道了如何鉆空子。 連續看了好幾天的史書后,這天上午,賈蕓打算去薛家將那兩匹賈府送的馬給牽回來。 如今家里的馬棚也蓋好了,將馬牽回來后,取用也方便,牛車雖然穩當,但速度太慢了。 當然,順便還可以看看寶釵。 剛出門,就迎面碰到了王熙鳳和秦可卿,她們身后依舊跟著丫鬟平兒、豐兒、瑞珠和寶珠。 賈蕓眼神一亮,上前拱了拱手道:“二嬸嬸,幾天未見,更加光彩奪目了,今兒怎么得空過來了,府里不忙么?” 王熙鳳伸出一根食指,點了點賈蕓的額頭,沒好氣道:“沒事兒就不能來你家了?虧我那么疼你,你這個沒良心的,要是不喜歡我過來,那我走就是。” 賈蕓連忙拉住她的手,笑呵呵道:“哪能啊,侄兒只是問問罷了,又沒說不歡迎二嬸嬸過來!走走走,咱們進屋去說話。” 說著,就牽著王熙鳳的手,往院兒里走。 王熙鳳滿臉笑意,任由他拉著走往里走,也不反抗。 來到中院后,賈蕓松開手,對王熙鳳道:“要不去茶室喝茶?” “可以,我是客,客隨主便。”王熙鳳頷首道,又回頭對秦可卿道: “蓉哥兒媳婦去后宅坐會兒吧,我這邊跟蕓哥兒談完事后,再過來找你。” 賈蕓揚了揚眉,暗道果然沒猜錯,王熙鳳在賈府管著那么大一攤子事,要是沒事的話,是不會輕易過來找他的。 等秦可卿去了后宅,賈蕓帶著王熙鳳來到茶室坐下,平兒和豐兒在門口候著。 襲人得了消息,泡了壺茶端了進來,然后又退了出去。 茶室里就賈蕓和王熙鳳兩個人,賈蕓直問道:“二嬸嬸,現在有什么事兒,可以直說了吧?” 王熙鳳喝了口茶后,嘆了口氣道:“好吧,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了,我是為了銀子來的。” “銀子,什么銀子?”賈蕓一頭霧水道。 王熙鳳淺笑道:“就是你上次賣給寶玉的那種調料,我想拿去賺銀子。” “這么久了,你還惦記著呢?”賈蕓驚訝道。 王熙鳳笑呵呵道:“能不惦記嗎?我上次在寶玉那兒拿了些,請了許多人嘗過味道,大伙兒都說好吃,這就說明賣那調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蕓哥兒,今兒嬸過來就是跟你說交心的話,我也不要那調料的秘方,你只管調配出來,然后賣貨給我,我拿去售賣,這樣你我都能賺到銀子,如何?” 見賈蕓還在遲疑,她又連忙道:“以前你擔心身份,怕守不住財富,現在你已經是秀才了,勉強守得住了吧?” “守不住!”賈蕓開口道,“嬸兒,你可能不知道這其中的利潤有多大,這么跟你說吧,這個生意別說我守不住,連你也是守不住的。” 王熙鳳既驚又喜,她驚詫道:“真有那么大利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