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一一一章 玉虛天書-《貧道應個劫》


    第(1/3)頁

    說來自帝辛九年拜入姜尚門下算起,到如今帝辛二十一年春,晃眼已有十余年了。

    縱然從帝辛十二年得法修行開始算正式入門,至今也有堪堪十年功夫。

    但劉樵還從未謁過玉虛宮,更別說參拜那傳說中的混元教主【掌闡道法玉虛元始天尊】。

    往常在金室山道觀里,給三位教主不拘闡、截,都按道經圖章嚴格規制分寸,豎起高大威嚴的金身。

    還全部用最好的金漆包裹,紫紋檀香,日日香煙繚繞不絕,劉樵師徒一天三拜。

    殷勤可堪比車遲國三怪,也不見三位祖師爺爺顯過一回圣。

    不僅如此,圣水什么的,那也是一滴都沒有賜下的。

    當然,圣水神馬的,有車遲國三妖的“后車之鑒”,就算真顯圣給,劉樵也不敢要。

    之前那么殷勤,也只是想讓教主顯個靈,通個氣兒,不說什么寶物道法,至少承認自己是闡教一脈的“合法性”。

    沒有這個“合法性”劉樵一直也不敢收徒,不然打什么旗號傳法呢?

    闡教合理傳法的,只有十二洞法脈,其余南極仙翁,燃燈老爺等,都只能算可以合理傳法的別傳。

    沒這個旗號,劉樵雖然如今元神已成,數百年功行,在三山五岳,也算排的上號的高人。

    但至今只收了一個弟子,更不敢把玉虛煉氣術傳下去。

    所以徒然被通知要去“公司總部”,劉樵還是有點小緊張的。

    至于收拾,沒什么好收拾的,劉樵窮的子然一身,迫不及待就要走。

    不過姜尚雖說事不宜遲,但還是在府中磨蹭半晌,又是焚香打卦,又是沐浴更衣,等得花兒都謝了。

    老姜頭才蛻下錦衣,換上一身直裰絲條,慢搖搖的走出來,手上還提著個黃布包袱。

    師徒倆辭別哪吒武吉,劉樵接過包袱,架云頭載著姜尚,一路朝東北而去。

    此世地方,于前世略有不同,十二仙的洞府,大半都在黃河以北。

    而闡教玉虛宮,也在北方,還得過一截北海,反正又遠又荒。

    至于西方,也有個昆侖山,不過名氣沒有玉虛宮這個大,上面也有上古大圣曰西王母,門下有許多著名散仙。

    三山五岳為表區別,把西王母的昆侖山,稱作西昆侖。

    玉虛宮的昆侖山,則就叫昆侖,卻不加個東字。

    不然傳出去,還以為西王母能跟闡教并列,那玉虛宮豈不是很沒面子。

    劉樵捏了捏手上的黃布包袱,揶揄道:“師父上昆侖,怎么還帶著錦繡,莫非還有人堵門,要奉些利市(錢)?”

    古代,絹、錦、繡、帛也是硬通貨,跟錢是一樣的。

    姜尚一本正經道:“里面裝了件玉虛宮道衣,到玉虛宮了,給你換上。”

    “我?”

    劉樵有點懵,自己不是一直穿道袍么?

    姜尚笑道:“你既然讀了道書,當知道者衣冠,皆有規制,在外面就算了,既然朝拜玉虛,怎能打扮得跟個散人一般?”

    這煉氣士的衣冠,雖說很隨便,但有幾個重要區分,尤其是冠。

    似闡截二教,道行高低不一,但這輩分高下,真傳別傳,都有不同規格。

    一般不著冠,只帶巾的,如青巾,一字巾,飄帶,包括蓮子箍等等,地位都不怎么高。

    戴冠的,才能算神仙,碧玉冠、魚尾冠,如意冠等等。

    以及代表“羅天上真”的蓮花如意冠。

    當然,這個也沒那么嚴格。

    至少在外面時,劉樵也戴過蓮花如意冠,當真是仙風道骨,如神仙一般。

    也就是近來下山,參與封神,才換了青巾,低調一些。

    姜尚道:“玉虛門下,有數萬學道之人,有三宮二十八觀,為道門盛地,規章禮制不能廢,你還得扎雙丫髻,做童兒打扮。”

    “數萬?”劉樵聽到了這話的重點。

    不是說闡教擇徒嚴格嘛,收這么多徒弟,這也太寬泛了吧?

    姜尚頷首:“有人亦有精怪,今天來兩個求道的,明天來倆學法的,天天有人走,也天天有人來,可不是數萬嘛。”

    又指劉樵道:“你能拜入我門下,可謂是天大的運氣,似那數萬學道的,能得真法者,萬中無一。”

    劉樵疑惑道:“即不能得真法,待在玉虛宮作甚,豈不虛度光陰?”

    “或念經,或打坐,哪怕能在玉虛宮當個火工道人,也得重重遴選,心性,品質至少得符合玉虛門風。”

    姜尚又解釋道:“道字有三百六十傍門,或燒茅打鼎,或采補陰陽并服婦乳,或高臺坐禪,或占卜醫術…這般傍門,也是教主傳下,尋常人物學的其一,回去廝混凡塵,那也了不得…”

    劉樵恍然,又感嘆道:“能拜入師父門下,直授真傳玉虛煉氣術,實是我邀天之幸,夙世福緣。”

    聽老姜頭這么一講,這凡人要想去玉虛學得仙術,可真太不容易了,怪不得黃角大仙也沒學到。

    “你知道就好,為師我當初可在玉虛宮挑水栽花,燒了三十年火,三十年吶…”姜尚唏噓不已。

    你知道這三十年我是怎么過的嘛?

    又在云頭上朝玉虛遙拜道:“虧得時機天數,師尊慈悲…”

    師徒倆邊走邊聊,云頭須臾徑過千里,足足飛了一個日夜,才堪堪到北海。

    過北海,姜尚指點路徑,又走萬余里,上一片陸地,與中原景致別有不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五华县| 田林县| 建阳市| 桃园县| 新蔡县| 阿坝| 庆元县| 东源县| 正宁县| 祁门县| 沙洋县| 英德市| 平舆县| 卢氏县| 南宁市| 西畴县| 柯坪县| 大宁县| 汾阳市| 平舆县| 信丰县| 绩溪县| 瓦房店市| 石台县| 贡山| 林西县| 马尔康县| 阳新县| 和林格尔县| 象山县| 元朗区| 汶川县| 淅川县| 班玛县| 临夏县| 宣城市| 民勤县| 临清市| 民丰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