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起源基地有一個運輸電梯,專門用來運輸貨物的,我們可以嘗試修復它。” “為什么不直接運將礦物用火車道運過來,那樣不也行嗎?” “出于環境方面的考慮,工廠遠離居民區,可以防止工廠排放的廢水對空氣以及水源產生影響,污染到農田。 防止工廠工作時的巨大聲音影響到居民的睡眠。 同時,還有戰略方面的考慮,未來敵人的偵察兵在觀測到我們的城鎮沒有大型的工業基地后也會相對輕敵,可以打一個信息差。 要是被圍困了,可以相對保證工廠的運作,保證軍火的補給。 其次,我有一個設想,不知道是否可以利用工廠排放的重金屬跟污水,在那周圍建立起一個人工的腐海屏障。 但這個設想不適合距離居民區太近。” “細,太細了。”臨城嘖嘖道。 “房屋設計的很緊湊。”門捷列夫湊近看了看那房子好奇的問道,“我們的地很多,為什么要設計的這么緊湊?” “方便以后敵人攻入城鎮后打巷戰。”達芬奇說,“狹窄的巷道可以限制敵人的坦克跟裝甲車輛,甚至是火箭筒。 由于我們可以提前布置,熟悉地形,完全可以把敵軍引誘至陷阱中,如果戰局不利,我們又能快速精準撤離到下一個防御陣地,能最大程度的縮小與敵人的差距。 防守方還能從側面小規模滲透,打擊敵軍補給或通訊小隊,以此來給己方爭取更多的時間。 同時,如果敵人是阿波菲斯,狹窄的巷道也可以束縛住它的行動,更好對付。 當然,這是最后的保險,如果打巷戰的話,對于城鎮建筑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如何將敵人抵御在城鎮外才是最該想的。” “嘖。” 看著那張設計圖,臨城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輕嘖,他已經可以想象今后要是真的到打巷戰的地步,這個城鎮究竟會變成怎樣的煉獄了。 近代史以來,每一場巷戰幾乎都能被冠以“絞肉機”之名。 在二戰中,最著名的巷戰莫過于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了。 斯大林格勒作為蘇軍重鎮,連接著蘇聯中央地區和高加索以及主要石油開采區的交通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旦德軍攻破斯大林格勒,他們就能切斷蘇聯的巴庫石油運輸路線,進一步沖擊蘇聯中央區域。 在士兵數量、武器裝備等方面,德軍都有巨大優勢,特別是飛機數量。 雙方在一片殘垣瓦礫中反復爭奪,一條街、一座樓、一家工廠,這些都是雙方火拼的目標,這次巷戰殘酷到什么程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