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九章:積木游戲-《我身后是整個人類史!》


    第(1/3)頁

    公元前10年,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維斯曾在其建筑手冊里描述了一種起重機械。

    這種機械有一根桅桿,桿頂裝有由兩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由牽索固定桅桿的位置,用絞盤拉動通過滑輪的纜索,以吊起重物。

    有些起重機械可用兩根桅桿,構成人字形,把吊起物橫向移動,但幅度很小,因此操作也十分吃力。也有古籍宣稱,這種起重機是公元前3世紀由阿基米德發明的。

    古埃及和古羅馬人按照這樣的原理發展了很多種起重機的雛形。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當屬踏輪起重機。

    踏輪起重機是用踏輪替代絞盤,利用人在巨大的輪子中踩踏以轉動踏輪,而帶動整個的機械。

    據稱,絞盤拉動的起重機可以吊起3000公斤的重物,而踏輪式的起重機將重量翻倍,可吊起6000公斤重物。古埃及和古羅馬人利用這些原始的起重機建起了龐大的城垣。

    不過在西羅馬帝國滅亡時,羅馬人關于起重機的智慧也告一段落了。直到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踏輪起重機被再次大規模引入西歐。

    據文獻所記載,中世紀踏輪起重機最早出現在法國,并被用于港口的貨物搬運,時間大約是公元1244年。這一時期的起重機,主要構件都是木質結構。

    到了15世紀,意大利發明了轉臂式起重機,解決了原始起重機比較費力的問題。

    這種起重機有根傾斜的懸臂,臂頂裝有滑輪組,既可升降又可旋轉。不過直到18世紀,人類所使用的各種起重機械還都是以人力、畜力為動力的,在起重量、使用范圍和工作效率上很有限。

    而達芬奇的這個起重機,就是在旋臂式起重機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

    “這...”從始至終的臉上露出些許為難,“您有工具嗎?就是那種切割木材的工具。”

    “這個你不用擔心,各種零件我都會幫你解決,你只要負責組裝就好了,組裝好這個機器,我會給你五點軍功。”達芬奇說。

    從始至終恍然,隨后一拍胸膛,“沒問題!交給我就好了!”

    “你要怎么制作零件?”南笙在一側好奇的問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东宁县| 托里县| 哈巴河县| 会宁县| 宜章县| 安泽县| 齐河县| 邛崃市| 历史| 清水河县| 民县| 临颍县| 临泽县| 丁青县| 河津市| 建德市| 南京市| 绥江县| 石阡县| 色达县| 太白县| 岳普湖县| 宁陕县| 隆安县| 尉氏县| 扬州市| 文水县| 宜良县| 南阳市| 冀州市| 祁连县| 四会市| 巨野县| 霸州市| 洪雅县| 大余县| 呼和浩特市| 西乌珠穆沁旗| 新河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