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易容-《霜刃裁天》
第(1/3)頁
三人悶頭把剩下的飯菜吃完,下樓結賬,去了零頭只要了二百文錢,餐館老板倒也實誠,抱歉道:“主要是米價漲得厲害,所以稍貴了點,店里也沒多少米了,明天說不定就要關門歇業了。”
三人道謝后離開餐館,發現碼頭上忽然熱鬧了起來,客船早在一刻鐘前就已經駛離,原本空出來的地方整整齊齊地停靠著五排糧船,每排四艘并列緊靠著,糧船前后各有一艘稍小一點的蓬舟,應是押運糧食的水師兵船。
三四十名挑夫正從幾艘糧船上將一袋袋的大米搬到碼頭上,而碼頭上幾名衙役擁簇著的張路遙正垂頭喪氣地看著挑糧的隊伍。三人走上前去,賀齊舟驚喜地問道:“知府大人,都談妥了?”
張路遙見三人過來,讓幾名衙役都散了,然后嘆道:“妥個屁啊,霍言只肯借我三千石大米,后天一早金陵過來的賑災糧到了就要還他。還讓我寫了借條,連金總督通知我后天糧食送達的信函都拿去當質物了。”
許暮皺眉道:“還不夠兩天的用度啊,后天該怎么辦啊?水師夾帶的私糧呢?”
張路遙道:“如果他能將私糧全借給我,幾日之內估計還能湊和,不會餓死太多人,不過雖然霍言是老大,但船上還有別的水師軍官,他一個人說了也不算,畢竟牽涉到太多人利益了。他也沒把話說死,還透了個消息給我,說是陳家的人在船隊過來的水路已經有人跳幫上船,和霍言商討購買夾帶糧的事,開價到了三十五文一斤,也就是四兩二錢一石,差不多是他們往年在北方出手價格的兩倍了,不過霍言精得很,說是到了江陵城再說。他還算給我點面子,如果我能出到四十文,而且是現銀的話,他說就賣給我,他這次夾帶了差不多五千石,其中有些還是湖廣地方糧商托他代為銷售的,所以只收現銀,連銀票都不收。”
許暮問道:“那能不能用江陵府或金總督的名義擔保?我這次回京城一定想辦法把錢籌給他們水師。”
張路遙搖了搖頭,道:“小暮啊,在這江陵府真正有錢的是誰啊?是陳家和柳家,我一個空心湯團有多少家底他們會不知道?金總督其實和我差不多,來南直隸只是掛了個總督的虛名,不過是老皇帝給太子一個面子而已,再說一談到賒欠之類了,總要立字為據吧,他們水師這種見不得光的生意敢立據?至于你說你去籌錢,你父親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天底下就他一個大清官,什么人都敢得罪,你就不要再替他添亂了。即便你真能籌到銀子,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啊,唉,后天到了,拼著這張老臉不要,也要先把金陵來的糧食搶下來再說。”
賀齊舟一聽說到柳家,腦子里忽然靈光一閃,問道:“那水師是不是相信柳家?還有糧價半個月后肯定能跌回來?”
張路遙道:“水師和柳家關系還可以,下個月他們還要來這里押運本地的稅糧,柳家是這里的大地主,糧食當然不會只賣給陳家一家,一大半都會銷往北邊,有些就會交給水師捎運,水師每年都會從柳家得到好處的,如果柳家作保,多少會給些面子。如今太子主政,不消半個月,朝廷必有賑災糧賑災銀撥到,北方的小麥和本地的秋稻也都開始上市了,以前每年九月總是糧價最低的時候,今年或許會高一點,但不可能像城中那樣貴得不可思議。其實霍言能這么爽氣地借我三千石稅糧,一方面是賣金總督和我一個面子,另一方面我估計是他想找個借口,在江陵城里多留一天,水師的五千擔糧食正好待價而沽。”
賀齊舟又問道:“那圣旨何時能到?會不會發往金陵? 有沒有可能要求水師把稅糧先挪為賑災糧使用?”
張路遙道:“一般情形下是發到金陵的,不過事出突然,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同時發兩道圣旨,太子監國快二十年了,他最清楚這里的情況,這道圣旨不會拖,老皇帝也不會從中作梗,不過,最好的估計是三天后才能到,霍言有軍務在身的,絕無可能冒險再多留一天。而且這批稅糧到淮水后,一半是西行進洛陽倉,一半是繼續往北,入邯鄲倉,以備軍需。太子無法干涉軍務的。小齊舟,你問這么仔細,是不是有什么辦法?”
賀齊舟道:“大叔,您還有別的好辦法嗎?我的確是有個想法,我還想再想想清楚?不過很可能會為您帶來大麻煩。”
張路遙抬起頭,眼神堅定地說:“我真沒有別的辦法了,不過只要少死人,少一些因為不想餓死而造反的人,就是解決了我最大的麻煩,你快想,想好了和我說說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凤凰县|
江川县|
肥乡县|
肥东县|
孟连|
云浮市|
瓦房店市|
达尔|
扶风县|
福鼎市|
永靖县|
合川市|
新密市|
旬阳县|
江永县|
高平市|
富民县|
乡宁县|
永登县|
泰来县|
驻马店市|
襄垣县|
林州市|
湖南省|
剑河县|
朝阳区|
宁安市|
开平市|
罗江县|
宜兰市|
集贤县|
河东区|
印江|
庄浪县|
和林格尔县|
定日县|
忻州市|
安达市|
建瓯市|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