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丘力居之謀,公孫瓚決策-《悟道三國》
左慈道人帶著陳依然,兩人一起飄然而去。烏角先生此行,就是為了釜底抽薪的。那張純被公孫瓚擊潰,倉皇逃了回來,丘力居大人便命他看管好自己的錢糧。烏桓和張純、張舉大軍劫掠了青、徐、幽、冀四州的錢糧,全部都屯于柳城。而此時的張純,就駐守在柳州城內,看管著這些錢糧!
并不是丘力居大人就放心張純,而是不可能放他前來管子城的。丘力居也擔心自己一個看不住,這個自稱為“彌天將軍安定王”的張純,就真的帶領自己的嫡系沖入管子城中,手刃了仇敵公孫瓚,那該當如何是好?丘力居大人此時已經有心再歸附大漢王朝了,因為再打下去也沒有好處可拿。
而張純、張舉對自己來說,更是無關緊要之人了。如果幽州牧劉虞懸賞夠高的話,哪怕出賣他們倆人的項上人頭又當如何?烏桓人本就沒有什么信義可言,利益至上才是根本!沒辦法,游牧民族都窮啊,不想辦法劫掠一下漢人?他們又拿什么生活?這也是為何劉虞治下的烏桓,能夠和大漢王朝關系好的原因所在。
原來劉虞做幽州刺史時,就已經開放了上谷的市場,與那些外族人在那里交易,及開采漁陽的鹽鐵礦取得收入。這些具體實施者均是幽州的士族,劉虞讓各大士族得利,自然他們會想方設法為劉虞維持和平的。因此不管是鮮卑、烏桓、夫余、濊貊等外族,均在交易中得利,自然相互的矛盾會銳減,起到各取所需的作用了。
劉虞在又擔任幽州牧后,還是推行的這種懷柔政策,因此才會得到士族和鮮卑、烏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首領的大力擁護。這也是為何烏桓遼西大人丘力居,不愿意擊殺公孫瓚的根本原因。因為殺了公孫瓚這個朝廷親封的騎都尉,就是與大漢天子為敵了,他還真的沒有膽子這樣做。
丘力居只有一個兒子樓班,可是太過年幼,如若再征戰下去,終有敗亡的時候。他擔心自己百年之后,這份家業就會被外人吞并,那該當如何是好?而幽州牧劉虞,公認的大好人一個,不歸附于他,更待何時?總不能真的把這份家業給了侄子蹋頓吧?雖然他現在也算是自己的從子,可是終究沒有兒子樓班更得己心。
剛有探馬來報,據說幽州牧劉虞,已經帶兵巡邊,離管子城不過二百里,自己不過去拜見一下更待何時?于是丘力居就把圍困公孫瓚之事,交給了從子蹋頓,相信他的才能,困住管子城內的公孫瓚,還是易如反掌的。而自己現在,還是為了烏桓子民著想,歸附了幽州牧劉虞為好。
這才是陳勇為何能夠看到,圍困公孫瓚的烏桓大軍,突然少了一半人馬的原因所在。而陳勇率軍借助天時突進管子城后,那公孫瓚便得到通報。今日狂風大作,這種惡劣天氣之下,竟然會有一千多人沖入管子城內?
公孫瓚心道:“吾命休矣!估計丘力居大人見今日狂風大作,擔心這兩日又要變天了,他自然會有撤兵之意。臨走之前,他要將士們到管子城內,取吾的首級了嗎?如果真是這樣,吾又當如何?”
公孫瓚有心一戰,可是連日大雪,到如今自己的數百人,現在都餓的前心貼后心了。戰力自然是大打折扣,想與烏桓大軍相抗,也是無能為力了。公孫瓚卻也不愿意束手就擒,他便命令親隨嚴綱、田楷、單經,及公孫越、公孫范等人,一起上馬迎敵,今日即便是戰死也絕不投降!
手下的數百親兵也一起爆發起了戰力,哪怕餓的東倒西歪了,還是要強打起精神,跟在騎都尉公孫瓚身后,向著來犯之敵攻了過去!這一仗大多數人心中都明白,這是自己最后一仗了。但是哪怕是死,也要與公孫將軍奮戰殺敵,拼到最后一刻!
陳勇一馬當先來到了管子城內,迎面就看到一哨人馬,這些馬上的將官都已是滿面滄桑,神情萎靡了。當中之人,身騎白馬,頭戴金冠,掌中提著一支大槊。而此時他正立馬橫槊,昂頭挺胸,自有一番蕭殺之氣!
陳勇看著馬上提槊之人喊道:“將軍您可是公孫瓚嗎?吾乃劉玄德的朋友陳勇,特意帶兵搭救將軍來了!我還帶來了糧草,大家吃飽喝足之后,好隨我一起沖出管子城,一起回歸幽州可好?”
那公孫瓚身后之人都精神一陣,誰也沒有想到,此時會有一哨人馬前來搭救自己!眾人馬上就精神起來,但是卻沒有一人識得陳勇的,這可如何是好?公孫瓚問道:“陳將軍,你說你是劉玄德的朋友,我只見過關云長和張翼德二人,似你這樣面生之人,又如何才能取信于我?”
陳勇說道:“吾有劉玄德的親筆書信一封,他被丘力居的大軍困在遼西入口處了。玄德公抵擋住蘇烈的突騎,我才有機會趁亂闖了過來。今日一早丘力居的大軍便有一半離開了這里,而且天過正午,又是狂風大作,我等借著天時闖了進來,特來搭救公孫將軍的。”
公孫瓚說道:“陳將軍,即使如此,就煩勞你把劉賢弟的書信送上來可好?我要先行看過,再做定奪!”
陳勇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催馬就向公孫瓚馳去。那公孫瓚陣營中早沖出一騎,攔住了陳勇去路。那人在馬上拱手說道:“陳將軍,煩勞你把書信轉交于我田楷,待公孫將軍確認無誤后,陳將軍再行前來可好?我也是為了公孫將軍的安全著想,還請陳將軍休要見怪。”
陳勇笑著點了點頭,他把劉玄德的書信,遞于田楷便撥馬而回。田楷帶著書信交給公孫瓚。公孫瓚一打開書信就知道這是賢弟劉備所書。書信里面寫明,自己為主帥,和陳勇更領一支人馬,前來解救公孫瓚的。只是路遇丘力居的大軍攔截,連三弟張飛張翼德都被擊敗。不得已只能讓陳勇孤軍深入,他自己帶兵拖住八千烏桓大軍。
公孫瓚已經確認陳勇就是前來救援之人,因為他所帶來的士卒全部都是中原人。更何況拉軍需物資的馬車,連車輪都快散架了,可見這次行軍之急。公孫瓚催馬就來到陳勇身邊,抱拳行禮道:“陳將軍,多謝你能帶兵前來搭救于我。我公孫瓚只要能夠脫險,必會報今日大恩!馬車上的糧食趕快分發下來吧,我們已經快要餓死了!”
陳勇趕忙吩咐裴元紹,命將士們趕快埋鍋造飯,給公孫將軍的士卒們熬些稀粥來喝。而自己的大軍,全部只吃干糧,不得吃熱食!陳勇擔心直接讓公孫瓚的人馬吃干糧,會因為太久沒有進食,而把腸胃吃壞。那些士卒們不懂,公孫瓚還是經歷過的。不過他還是邀請陳勇一起喝些熱粥,好暖暖身子。
陳勇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僅自己喝起了熱粥,而且把裴元紹、周倉、劉星等將官都叫了過來。給公孫瓚一一介紹后,然后請他們一起都喝上一碗熱粥。而且陳勇是從不同的鍋里盛來熱粥,分發給各個將軍。那劉星、周倉還感激的向公孫瓚道謝。裴元紹和方明二人則是不同,他們心內窩火,從眼神中自然可以看出來了。
陳勇不為所動,堅持不僅自己喝起了熱粥,而且讓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也一起參與了進來。公孫瓚自然明白陳勇的意思,但是為將之道,卻不得不讓他多些擔心。他看陳勇面不改色,從容淡定的應對著這一切,不由得對他的好感又多了一分。
眾人都喝過了熱粥,過了半個時辰,陳勇又給公孫瓚的將士們加了一餐后,這次總算是人人都吃了個半飽,不再是饑腸轆轆了。經過這次加餐,那些昏昏沉沉,狀態不好的將士們都活了過來,也變的有了精神。到了這個時候,公孫瓚的手下自然對陳勇更多了一些信任,但是防范之心還是有的。
陳勇看短期內想讓公孫瓚的部下,都放下戒備不容易,可是真要一直如此,沒有信任的配合,又如何能夠一起脫逃?陳勇便把隨身裝的另一封書信取了出來,遞給了公孫瓚。公孫瓚打開這封書信,自然認得是幽州牧劉虞的筆跡。劉虞在幽州負有盛名,他公孫瓚自然是欽佩的,只是劉虞又回來做這個幽州牧,他的內心還是有些抵觸的。
沒辦法,公孫瓚總認為,石門之戰后,自己就有了升遷的可能性,再經過管子城的二百多天磨難,幽州牧的位置,當今天子就應該給自己了。可是當看到劉虞的書信,他就知道,這個夢想破滅了。唯一可以欣慰的就是,陳勇等人的身份可以確定了,必然是朝廷派來救自己的援軍!
就這樣,陳勇在為了大家能夠順利脫險,萬般無奈之下,取出的這封劉虞的書信,讓自己和公孫瓚之間,多了些信任,可是同樣又多了一道障礙。公孫瓚確信援軍身份的同時,對陳勇的好感度,反而有了下降。雖然公孫瓚的八百多將校,對陳勇的隊伍更友好了,但是那些將官對陳勇分明是客氣大過了感激。
沒辦法,自己的主公公孫瓚,如果不能做幽州牧的話,他的封賞之權,自然不會有那么大。自己這些人跟隨將軍這么久,吃過的苦,受過的累,九死一生拼搏到現在,又能得到些什么回報呢?就因為那劉虞是漢室宗親,就應當做這個幽州牧嗎?他的前來,卻斷送了自己這些人的多年努力啊!
陳勇與公孫瓚協商,就是天剛擦黑,趁著外面狂風大作的天氣,大家好一起沖出管子城,向著來時的道路返回。而公孫瓚則反其道行之,并沒有選擇陳勇的意見,沿返程路線回歸幽州。而是下定了決心,要帶兵走柳城一線,然后沿遼河折道,按這條路線返回幽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东海县|
繁峙县|
秭归县|
靖边县|
玉田县|
阜城县|
怀安县|
库尔勒市|
托里县|
合阳县|
巨鹿县|
文安县|
峨山|
安顺市|
沐川县|
长汀县|
榆社县|
汉寿县|
台东县|
安乡县|
济阳县|
张家港市|
靖宇县|
仁怀市|
平罗县|
纳雍县|
玉树县|
海兴县|
开化县|
汉源县|
额尔古纳市|
昌吉市|
崇仁县|
乌恰县|
文化|
黔西|
怀远县|
鄱阳县|
松原市|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