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妙全然不顧兩人來了又走,就跟沒來過似的,繼續一個人發呆。 看上去呆,其實腦回路在狂奔。 剛才看到朱敬軒突然受到了莫名的啟發,難道…… 林妙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過往,他知道白玫曾經拒絕過朱敬軒,而正是因為她的拒絕所以才有了后面的熱熱和朱敬軒這段佳話。 莫不是觸景生情? 林妙越想越覺得有些道理,女人嘛,都是小心眼,這不是個秘密。從小學時代,林妙就清楚地知道,女生比男生更加小雞肚腸。 這似乎是天性,并不是缺點,而是特點。 由此來分析的話,應該是白玫看到熱熱剛才被朱敬軒求婚的一幕,她那幸福的模樣,令白玫產生了失落感,是的呢,朱敬軒條件那么好,要月亮可以不摘星星的那種實力,如果不曾垂涎三尺,那是因為從來沒有發生交集。 因為原本可以,所以才心生何必。 問世間情為何物,古裝片里頭是直教人生死相許,現代劇里,是愛而不得,是原本可以,是遺憾,是何必。 林妙用他那鬼魅一般的導演直覺進行了頭頭是道的分析,越分析越自感倍有道理,已經深入到了自己的思維泥淖無法自拔。 他的周遭依然在人聲鼎沸,而他,沉靜到如同汪洋里的一葉扁舟,發不出自己的任何聲響,只有海的嗚咽,聲音之大蓋住了一切。 連同他自己的心跳。 那是一種心漸漸隱痛的心跳,猶如蠶寶寶在吞噬桑葉,一點點的,蠶食。 抑或,蟻啃。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林妙是挺失落的,這只能說明,白玫其實心里是有朱敬軒的,否則,怎么會觸景生情地玩消失呢? 林妙仰天長嘆,什么是愛,什么又是無奈? 他知道,自己吃醋了。 一個男人原來也可以吃醋,這真是令他感到懊惱。 男人,應該是自信的,勇往直前的,沒有后退可言的,哪怕是一個文藝男青年,也應該在這方面就像頭雄獅。 那些風花雪月般的求而不得的吟唱出的所謂的悲劇,不過是這些文藝男青年們事過之后的自我陶醉而已,是落幕之舞,是悲歌一曲。本質上,還是歌頌。是優越感的反噬體現。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但事上磨的時候還是挺痛苦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