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色家電行業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集體爆了產能,三大件從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一下子變成了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七年前才剛剛取消了憑票購買制度,現在很多輕工業品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 堆積如山打算產品,很快就導致了行業之間價格戰的開啟,畢竟大家技術和成本都差不多,想要搶奪市場,那自然只能在價格上做文章。 為了占據更高的市場份額,大家都鉚足了勁瘋狂內卷,什么打破行業底線,什么價格屠夫,你方唱罷我登場。 然而,就在大家打得難解難分之際,卻突然有人發現,有一家公司沒聲兒了。 雖說價格戰是長虹挑的頭,但是tcl也是參戰的主力,天天都是活動價,那拼命的架勢是一點也不輸給長虹的。 結果這幾天,tcl居然消停了! 非但不搞廣告宣傳了,甚至之前的優惠價都沒了! 不少人都以為tcl是抗不下去要破產,于是破罐子破摔,結果到了門店一看,人家柜臺都好好的。有好事者還跑到他們的工廠去探訪,發現工廠不但運轉正常,甚至還有員工埋怨要加班。 這個事情一出,頓時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價格戰不打了,還往外爆產能,這tcl什么時候這么牛逼了? 銷量暴漲? 這不科學啊,降價促銷都玩不過對手,現在原價賣反而賣得好了? 首先注意到tcl不對勁的,是位于鵬城的康佳集團。 老總陳偉榮一個電話就打到了李東升這里,仗著大學老同學的身份,直接開口說道:“老李,你最近怎么回事?這么低調,不像你以前的作風啊,該不會是慫了吧?” 兩人都是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系的畢業生,而且還是同一個班級的,再加上創維集團的黃宏生,三人合稱“華南理工三劍客”。 國內彩電企業中有三家創始元老居然是同班同學,這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不過面對老同學,李東升依舊守口如瓶,慢條斯理地想要把事情湖弄過去:“總這么打價格戰也不是辦法,你們康佳和長虹家大業大,我們tcl比不了啊,所以就不比了。” 陳偉榮皺了皺眉,他才不信李東升真的慫了,只是一時間,也沒能從老同學口里套出話來,便也只好作罷,隨口閑扯了幾句就掛掉了電話。 李東升想要保密,好讓tcl能夠一直吃獨食,奈何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畢竟十萬臺電視機出口,足足兩個多億的金額,這么大個外貿單子,怎么可能瞞得住無孔不入的媒體人? 很快就有記者從海關那里得到消息,然后大筆一揮,就報道了此事,對tcl大加贊賞,認為這是為國爭光,成功為國產電視機打開了海外市場。 看到新聞的李東升哭笑不得,雖然報紙上都是夸他的話,可他堂堂一家大企業的老總,身邊又不缺人拍馬屁。再加上這件事情本身就不能對外說,他也只想悶聲發大財,恨不得這事情沒人知道才好。 結果現在,新聞一出,直接人盡皆知,想滿兜瞞不住了。 “這些記者,還真是多事。哎,也不知道這獨門生意還能做多久?” 想起自己這才剛剛爽了沒多久,說不定又要像以前一樣跟人打價格戰,李東升心里面就一萬個不爽。 報道出來沒兩天,康佳的陳偉榮拉上創維集團的黃宏生,兩個人直接跑去惠州興師問罪。 陳偉榮氣呼呼地做到了李東升面前:“好你個李東升,連我這個老同學都瞞著,太不講義氣了吧!” 黃宏生剛從香江那邊趕回來,也是一臉埋怨:“老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啊,把我們當賊一樣防著呢?” 面對來勢洶洶的兩人,李東升心里面知道這個事情肯定是瞞不過兩人的。以他們兩個人的能量,稍微一調查就能查個水落石出。到時候往外面一宣揚,搞不好事情都收不了場。 思忖一番,李東升開口說道:“哎,這件事情說來話長。我本想安安穩穩賺點小錢,沒想到這么快就被盯上了。我可以告訴你們是怎么回事,但是這件事情太大,你們把握不住,最好還是不要往外面說。” 一聽李東升愿意坦白,黃宏生當即露出笑臉:“這個你放心,只要你告訴我們,那我們跟你一起賺錢,而且絕對不搶你生意,這總可以了吧?” 陳偉榮也打包票說:“我們都不是三歲小孩子了,還能分不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我們就是求財來的,沒別的心思。只要你能帶上我們,我們可以出力把那些新聞壓下去。” 陳偉榮的最后一個條件打動了李東升,他說道:“好,這可是你們說的。我這是找了陸首富幫忙,通過墨國的一些渠道,把電視機賣到了美利堅去。出貨價三四百美元一臺,算下來比國內零售價還貴那么一點點。” “我丟……” “真的假的?” 雖然李東升說的話有些模棱兩可,但是陳偉榮和黃宏生在江湖上摸爬滾打這么多年,還能不明白嗎? 只是,兩人震驚的不僅僅是李東升居然走了一個這么大膽的渠道,還有這嚇人的價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