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幾番領導講話之后,接下來便是記者提問。 一個記者站起來,說道:“陸總你好,我是彭拜新聞的周玉東。首先感謝您對夏國科研的投入和支持,為科技進步做出了非常積極的貢獻。我們注意到,這兩年里面你有過很多次捐款,比如不久之前你準備了十六億的資金,為學校捐贈計算機,培養計算機人才的事情。再加上這一次你又投入了五個億,支持中科院計算機所研發國產cpu,等等。累計捐贈已經超過了四十億元,單純以捐款金額而言,陸總你已經是咱們夏國的‘首善’了。” 聽完這個記者的話,眾人這才想起來,陸逸明捐錢貌似還真捐了不少。 要知道,夏國如今排名第四的富豪,正是華為集團的任總,他的個人資產也才四十二億,陸逸明光是捐款,就差不多等于任總的全副身家了。 什么叫豪橫? 這就叫豪橫! 真不愧是夏國首富,太有錢了啊。 這記者接著說:“我想問的是,你為什么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進行這么大規模的捐款呢?” 陸逸明倒是很謙虛,說道:“首善不敢當,未來資本是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我們的經營理念,就是希望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所以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會在自己認為合適的領域進行投入。” 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隨后,又一個記者站起來說道:“陸總你好,我是觀網的記者,我想問的是,夏國現在還有許多邊遠地區十分貧窮,陸總既然如此熱衷于慈善,有沒有考慮過為這些地區的貧困人口出一份力呢?” 這問題一出口,陸逸明立馬就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xxx,你這么有錢為什么不xxx呢? 多么熟悉的句式。 然而,以陸逸明的性格,對于這種問題他根本不虛,當即說道:“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存在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不過,發展的問題必須依靠發展來解決,單純的慈善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未來資本目前并沒有對貧困人口生活的扶持方面的投資計劃。” 雖然這個答桉在意料之中,但是卻也讓一些人興奮起來。 “陸總,這是不是意味著你做慈善只做那些對你有回報的領域呢?” “不投資貧困地區那還算什么慈善啊?歸根結底那不還是生意嗎?” 很多人甚至已經開始偷偷寫筆記了,“偽善”兩個字出現在很多人的筆記本上。 面對眾人的質疑,陸逸明不慌不忙地說道:“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光明日報》就指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未來資本的慈善主要圍繞的是教育和科研,我們計劃會在一些邊遠地區出資建立小學和中學,普及基礎教育,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夏國更多的人口擺脫貧困。單純地給他們送吃的送穿的,并不能幫他們脫貧,希望你們認識到這一點。” 這么解釋,大家自然就理解了陸逸明的想法,并且不得不承認,扶持教育和科研確實是治本之法。 另一個記者站起來,有些激動地說:“陸總,你剛才的話實在是振聾發聵,讓我茅塞頓開。其實我就是從云貴高原出來的,打小家里就窮得響叮當,若非初中和高中時我拼了命的讀書,成功通過高考從大山里走出來,恐怕現在還是大山里的一個放牛娃。” 說起這些往事,這位記者明顯觸動很深,說話的聲音都哽咽了。 “我曾想過要回去建設家鄉,可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根本什么都做不了。而且我也很迷惘,我根本不知道我能做一些什么。現在聽你這么一說,我明白了該如何幫助家鄉摘掉貧窮和落后的帽子。只有教育和知識,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希望大山里能有更多的孩子走出來,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開拓眼界,而不是永遠都只能守著那一畝三分地,被洶涌的大時代所淘汰。” 陸逸明帶頭鼓掌,贊許地說道:“你講得好!讓大山里的孩子不要被時代淘汰,這簡直就可以作為扶貧的一個出發點!這位媒體記者,你叫什么名字?” “鄧聰。” “鄧聰是吧。我在這里,就要拜托你一件事情。” 鄧聰一下子有些猝不及防,首富還有求人的時候? 他興奮地問道:“什么事?你說。” 陸逸明說:“扶貧濟困振興教育是我們社會企業家的責任,我們功成名就,理應回饋社會。但是做慈善的錢,我希望每一分都要落到實處。所以,我希望你能牽頭,引入媒體的力量,對善款的使用進行監督,對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的曝光和譴責。當一個有良知的調查記者。你們的費用我來承包,而你們則向社會傳播真相。我派出去的人如果對善款下手,你們也可以進行曝光。我今天當著所有人的面,可以表這個態。” 鄧聰萬萬沒想到,陸逸明居然會交給他一份這樣的差事。想著這也算是為扶貧事業做貢獻,鄧聰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 “好,我接下這個任務。陸總,其實上一次在君子互娛的發布會現場,我就非常認同你的看法,所以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時間趕了過來。今天你又交給了我一個這么重要的任務,我在這里也跟你表個態,我一定竭盡所能,揭露真相,當一個合格的調查記者。” 陸逸明對于之前國家調查記者團體的消逝耿耿于懷,所以他想要培養這樣一支隊伍。他說道:“可以,我可以出資讓你組建團隊,只要你們堅持正義,在任何情況下,我都可以做你們堅強的后盾。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真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