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嚴德泰在紐約參加完聚會之后,便馬不停蹄地帶上自己的參展作品,迫不及待地乘坐飛機飛回了中海市。 中海市機場,中海美術家協會主席方增賢帶領著副主席兼秘書長朱國榮,親自前來迎接,態度更是恭敬得不像話。 “嚴老!朱女士,好久不見。” 國際到達口,方增賢看到嚴德泰和朱兆順兩個人出來,馬上就迎了上去,跟朱國榮兩個人,一左一右,把嚴德泰和朱兆順兩個人的行李箱接了過來。 嚴德泰樂呵呵地說道:“增賢啊,最近這些年協會發展得還不錯吧?” 方增賢笑道:“那是的,我們的隊伍是越來越壯大了。畢竟經濟活躍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上來了嘛。現在我們每年都要策展好多次。這不年底了嗎?剛好這邊有個聯合大展,想著嚴老你也好久沒有給我們上上課了,所以我就斗膽,邀請你們也回來參加一下。” 嚴德泰腦海里浮現出自己的作品被掛在最顯眼的位置供觀眾欣賞的畫面,笑得合不攏嘴:“多多交流那是應該的嘛。” 方增賢說:“嚴老,朱女士,走吧,我已經在探春樓為兩位準備了接風宴,邀請了幾個圈子里面的老伙計,大家都很想念你啊。趁著這個機會,大家好好聊一聊,我們也想了解一下國際上的藝術風向啊。” 方增賢和朱國榮兩人把嚴德泰和朱兆順請進了小汽車,一路往探春樓而去。 探春樓是一家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彷古酒樓,里面凋梁畫棟十分考究,模彷的也都是古時候那種茶樓酒肆的布局,中海的文化人都喜歡以這里作為交流的場所,經常聚在一起藝術方面的話題。 探春樓二樓的一個包廂里面,已經坐了好幾個人了:王劼音、盧輔圣、劉旦宅、張雷平、汪大偉、邱瑞敏、鄭辛遙、施大畏…… 都是老熟人老面孔。 嚴德泰一進來,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起身,尊敬地叫道:“嚴老,朱女士。” 嚴德泰不管是家世,還是在藝術上面的成就,都是在場這些人的前輩和領袖。要不是他旅居海外,這個協會主席都沒有方增賢的份。 嚴德泰雖然已經七十了,但是依舊眼神炯炯。他的目光從眼前這些人身上掃過,許多沉寂已久的回憶也逐漸涌上心頭。 很多人都是當年的玩伴和畫友,現在都已經是書畫家協會的高層了。 “大家好,好久不見了。” 嚴德泰跟大家打招呼。 大家簇擁著嚴德泰和朱兆順坐在了上席,緊挨著方增賢。 方增賢對朱國榮說:“國榮啊,人都到齊了,跟服務員說上菜吧。” “好的。” 趁著上菜的這段時間,嚴德泰也跟大家聊起了在國外的生活。 聽著嚴德泰說外面科技發達,言論自由,藝術氛圍濃厚,大家臉上都浮現了向往的表情,不免也就吐槽了一下國內的環境和氛圍。 不一會兒,飯菜上桌,大家紛紛向嚴德泰舉杯敬酒,方增賢尤甚。大家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席間,趁著一起上廁所的功夫,朱兆順疑惑地對嚴德泰說:“這個方增賢今天怎么這么熱情?前些年我記得他不是無利不起早的嗎?” 嚴德泰說:“我也不知道啊,先看看再說吧。” 回到包廂里,方增賢又恭維開了:“嚴老啊,你們嚴家祖輩能人輩出,而且家風宛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實在是讓人欽佩。” 嚴德泰雖然一直遵循祖訓,經常捐錢做慈善,可被方增賢這么夸,都有些扛不住,開口說道:“哪里哪里,都是一些小事情,不足掛齒。” 方增賢見氣氛烘托得差不多了,便開口說道:“嚴老啊,今天呢,我還想跟你介紹一位年輕人。他對藝術也非常感興趣。” 嚴德泰不疑有他,笑著說:“哦?年輕人對藝術剛興趣,那是好事。” 藝術需要傳承和發揚,就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有愛好藝術的年輕人加入進來。 嚴德泰還以為方增賢是要介紹自己的晚輩,讓他提攜。 這在藝術圈子里面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拜個師,或者是攀個親戚,就是為了那個名分。 藝術圈子里,名分可是非常重要的。 緊接著,朱國榮去把陸逸明請了進來。 嚴德泰正想問這是哪個后輩,長得這么標致,結果就聽見方增賢熱情地叫了一句:“陸總,請坐。” 甚至是把自己的位置都讓了出來。 這讓嚴德泰大吃一驚。 陸逸明看起來非常禮貌的樣子,笑著跟方增賢握手,熱情演繹地說道:“方主席客氣了。” 隨后,他自我介紹說:“大家好啊,我是陸逸明,一個藝術愛好者,今天很高興見到各位大師。今天大家這里的消費都算我的,茅臺管夠。” 搞藝術的,多多少少都喜歡喝點兒,但是很多搞藝術的人又都比較窮酸,所以在聽到茅臺管夠這四個字的時候,許多人眼睛里面都放出光芒,對陸逸明的第一印象極好。 嚴德泰最近被吳志杰騷擾了太多次了,連帶著陸逸明這個名字在他的腦海之中的壞印象也是根深蒂固。 現在見眼前這個人也叫陸逸明,頓時脫口而出道:“你就是陸逸明?那個內地首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