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食飽飯足,大家又在超市里買了些零食帶回去,準備回基地精益求精一下。 梁柔號召大家,“爭取這幾天打滿50場,咱們再約一場訓練賽找找手感,統一復盤一下?!? 大家紛紛點頭應和。 “有高校隊伍和網吧隊伍打上來嗎?”李晏還挺好奇的,畢竟king戰隊的前身就是網吧隊,后來得到老板投資才能轉正為俱樂部的。 梁柔遺憾地點點頭,“nest官方沒有放出大眾賽和高校賽的賽程資料,也沒有視頻,不過看晉級賽名單里都是lspl的隊伍。” 感覺到大家的氣氛稍微有些局促,梁柔立馬轉移了話題,“沒事!大家只管打好每一局游戲,研究對手的事情就交給我和默哥吧。” 梁柔交代完這些,便安排他們兩兩雙排,給李晏和mlxg安排了固定的英雄組合,主打游走聯動。smlz和pyl是另一對,主要考察線上配合,以及輔助的視野和游走支援能力。 下路的數據分析相對簡單,主要看ad的分均經濟和傷害轉換率,也就是吃多少草擠多少奶的能力,其次是尋找輔助離線游走的規律,去揣測該選手的個人習慣。 貢子哥仍然在孤獨單排,主動約他雙排,人家反而還不自在,不愿梁柔盯著。不過單排從沒影響過他的團隊意識,反而讓他成為了隊內最穩健、最能應對突發情況的人。 于是梁柔只好去二樓整理每一位選手的數據,爭取明天就能給大家復盤一遍。 數據分析師兼領隊,工作內容很多。 2016年,官方的數據統計尚未完善,分析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每位選手的數據一個一個擇下來計算,這活不是個仔細、耐心的人還真干不了。 教練團隊能靠復盤得出多少有用信息,反饋給選手后能吸收多少干貨,下一場比賽發揮出幾成功力,都決定這支隊伍能獲得怎樣的成績。 到目前為止,梁柔總共記錄了60場rank數據,分別為李晏一個月前的國服大師排位、lspl比賽和現在的韓服鉆石局,是該做一次匯總了。 最新的比賽和rank共計30場,24勝6負,李晏總共使用了六個英雄,支援型發育型都有,發揮均屬上游水準。 總計獲得mvp13次,場均kda高達8.8,平均經濟占比23%,平均傷害占比29%,場均領先經濟7000+,場均參團率達到了驚人的81.4%。 數據冰冷且抽象,但這就是梁柔的工作,要透過數字看本質,分析選手們的習慣、風格和狀態變化,再將它放入整支戰隊中去粗取精。 最新的數據無疑是完全碾壓。 狀態拉滿。 尤其是最合理、最能說明選手水平的傷害轉換率而言,李晏絕對實現了自我突破,跨越巨大!這太難得了! 他絕對會成為新一代的天才級選手,以這個勢頭保持下去,king戰隊絕對有希望在nest大賽中躋身前列,與lpl隊伍一較高下! 路人王、次級聯賽選手和頂級聯賽選手之間的差距往往不一定是操作,而是團隊意識和游戲理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