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南齊蘇小小,唐朝的李冶、薛濤、魚玄機。 宋代的李師師,明清之際的李香君、柳如是、顧眉,近代的賽金花、小鳳仙等都屬于這一類喜愛結交名流的風塵女子。 她們淪落風塵,完全違背三從四德的古訓,本應受到封建禮教的絕對排斥,可是,眾多有不凡見識的文人墨客卻對她們表示出極大的寬容。 以未來的薛濤為例,她遺留下的詩大部分是贈答相知者的,其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就有韋皋、高崇文、武元衡、李德裕、元稹、劉禹錫、蕭岉等等。 元稹、白居易等著名詩人都有詩贈她。 這種一唱一和,無疑提高了薛濤的社會地位。一千多年以后,薛濤的詩尚傳世九十首,李冶的也有十四首,實屬不易。 而且,她們的詩作都被收入了《全唐詩》中。 畢竟在男全社會設置的道德規范下,有文采的風塵女子適應了他們的一種需求,就是為尋求異性刺激和抒發抑郁感情,為研討詩文,為顯示雅士風度,為出風頭和提高名聲,從某種意義上,能夠與有文采的風塵女子在一起,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可是這牛不喝水強按頭的道理,李躍還是清楚的,明明愛看小故事還非得讓她們去熟讀經典,這不是有病嗎! 不過這樣也能看出來唐代人對于青樓女子最看重的是口才,即所謂的“利口巧言,詼諧臻妙”,讓這些有顏值的女子通過自己的口才和文采來取悅那些文人雅士。 李躍越想越可憐眼前的小孩,將手里的書一扔,拉著珍珠坐在一旁的席子上道:“這樣吧珍珠,今天我給你講個故事聽聽看?!? 珍珠被強按在席子上,不懂侯爺發的什么瘋,只好忍下耐心準備聽聽看。 李躍喝口茶水,腦子里琢磨著該講個什么故事。 西游記?不行太過神話了,水滸傳? 這個更不行,全書都是教唆別人造反,這邊剛講出去就等著李二下旨讓自己去死了,想一想顧客是一群青樓的姑娘,李躍靈光一閃,有了有了,就這個故事肯定能行。 咽下茶水,清清嗓子。 開口道:“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后,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