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在也只能說頡利不思悔改了。 本來頡利可汗就處于山窮水盡的境地,他派執失思力入朝請罪,請求舉國歸附唐朝,并表示愿意入朝。 其實,他內心尚猶豫未決,意欲贏得時間,以茍延殘喘,俟草青馬肥之時,逃到大漠以北,以卷土重來。 如今看到唐儉和將軍安修仁表現的唯唯諾諾,便慢慢的放下了對大唐的戒備。 李二給的封賞下來了。 李靖因軍功進封代國公,增加食邑三千戶,賜物六百段及名馬、寶器等。 接到捷報時李二更是高興的對大臣說:“漢朝李陵帶領五千步卒進攻匈奴,最后落得歸降匈奴的下場,尚且得以留名青史。 今李靖以三千騎兵深入敵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這是古今所沒有的奇勛,足以雪往年在渭水與突厥結盟之恥。” 所有參與突襲的將士都受到了賞賜,但此時的軍中李靖卻和張公瑾爭執了起來。 李二會派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去撫慰頡利可汗,李靖揣摩到了李二這樣做的真實意圖。 便對張公謹說:“使者到了頡利可汗那里,突厥必定會放松戒備。 我們就乘此良機,選拔精騎一萬,攜帶二十天的軍糧,帶兵從白道襲擊突厥。” 張公瑾聞言瞬間彈了起來。 “陛下已經下詔準許頡利可汗歸降,朝廷派去的使者也在那里,恐怕不宜去討伐進擊。” 李靖放下手中的水壺緩緩道:“如今正是用兵的良機,時機不可錯過,這就是韓信之所以消滅齊國的道理。” 李靖沒有直接說出犧牲唐儉的話語,誰都知道,一旦出兵被頡利發現,唐儉的項上人頭必然不保。 等到李躍從草原里回來以后,他在軍帳內見到承乾正笑嘻嘻的帶著長孫沖和房遺愛打牌。 承乾旁邊堆成小山一般的銅錢代表了他一上午的戰績。 見到這個場景,李躍覺得非常欣慰,自己把紙牌復刻出來的確是明智的行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