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坐在院內的幾人眼巴巴的等著李躍做出決定,門外的幾個耳朵尖的侍衛也都伸長了脖子等著消息。 畢竟這是一個重大的事情,眼前的李躍絕對不像是研究出制鹽方法的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接受了哪一派的傳承。 手中的獨家制鹽秘方可就相當于是白花花的銀子,放在現代可是獨家蛋糕,雖說官府禁止販賣私鹽,但人家手里有制鹽秘方,偷摸一點官府又能怎樣。 古往今來誰家有了秘方不都看成自己的生命一樣,前世的可樂的秘方,老米頂尖的科學技術,哪一個不是安身立命的寶貝,豈能說給就給。 在古代,如果一個人能掌握提煉鹽巴的技術,那么他肯定是極為富有的。 齊桓公能帶領國家走向富強,就是有鹽。 吳王能以一己之力和國家對抗,就是因為他靠鹽發了大財,有錢去擴充兵力,打造兵器。 曾經的阪泉之戰,和逐鹿之戰也是因鹽而起,因此鹽在古代可是十分珍貴的東西。 端坐于小板凳上的李二陛下此時也做好了李躍獅子大開口的準備,若是真的可以將制鹽的方法交出來,不管后面李躍提什么要求他都會盡量滿足。 此時李靖心里也有些緊張,自家老三的回答要是沒讓李二陛下滿意,李家以后恐怕也會逐漸遠離朝堂權力的核心層。 李靖此時對自家這個老三此時也很是好奇。 這小子兩年間到底做了什么,清爽的啤酒,制鹽的方法,還有煅燒琉璃的方法在這孩子眼中好像完全不值一提一般,而且看那樣子顯然還有很多后手沒有拿出來。 世人都傳他李靖年輕時得遇高人指點,這才有了今日的在戰場上的成就,但實際情況卻是他從來都沒有受到什么高人傳承。 李靖本人對于此事也是十分抵觸,畢竟自己的軍功,那可是自己用一個個敵軍的人頭硬生生堆上來的。 什么時候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榮譽就直接歸到高人頭上了!這他娘的還讓他干個雞毛。 但對于李躍,李靖心里到漸漸想起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或許自己這小子成了哪一家的繼承人,在人家手上還學會了不少的手藝。 還沒給幾人反應時間,就見李躍抬起頭,迎上幾人迫切的目光淡然一笑道。 “既我大唐久困于食鹽之苦,若先生手中有些門路可將此法推廣出去,拔一毛而利天下,豈不快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