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唐貞觀三年八月,一處軍賬內。 李靖與坐在帥位上的李二正在思考該如何制定作戰方略之時,一名親衛著急忙慌的跑了進來。 “元帥,剛才好像有士兵發現了三公子的蹤跡!” “嗯!” 正在賬中討論的李世民與李靖均是一驚。 兩年前李世民醉酒賜婚高陽公主于李家第三子,這事可是鬧得沸沸揚揚,雖說是李世民的一次酒后失言之舉,但就算是自己的一時沖動犯下的過錯,也得咬牙把自己閨女給送出去。 聽到這事的朝中大臣也是一驚,畢竟宴會上不少官員在場。 皇帝醉酒不能擾了人家的性質,但第二天上朝,眾官員便紛紛上奏表示此舉不妥。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李靖家的三公子李躍不知從哪里得到了這個消息,竟然連夜逃出了長安城。 知道內情的眾人也是紛紛不解,一切事情的最終定論還沒下來,結果這李家三公子就直接跑路了。 從來只有女人逃婚,但男人逃婚這種事情還是古今奇聞。 一時間李家這位原本就在京城沒什么存在感的三公子長安貴族圈子瞬間爆火,成了不少官員茶余飯后的談資。 而身為當事人他爹的李靖因為一直在處理邊梁師都政權的問題,所以并不在京城。 也是這樣,李家三公子在帶了點銀子后在長安便宛如人間蒸發一般。 回到京城的李靖聽聞此事也是嚇得一哆嗦,雖說這是皇帝的無心之舉。 但自己的傻兒子直接跑了,這讓皇帝家的面子往哪擱。 多少人想當個駙馬還不行呢,結果自己的好大兒愣是看不上人家公主,直接跑路,雖說李世民后面對于此事沒有什么追究的意思。 但這件事情一度給李靖造成了心理陰影,搞得他每天上朝時也是誠惶誠恐,生怕說錯了那句話被政敵借題發揮。 “陛下,臣這就派人去將那逆子押回來聽候發落!” 說罷,李靖便連忙打算帶人將自己家小子抓回來,這樣在皇帝面前保住他一條命還是沒問題的。 “別急,不是才說好像嗎,要是你帶隊過去抓錯了豈不顯得欺壓百姓。” 李世民聞言淡淡道。 “先派斥候去確認下,是真的再說。” 聽到皇帝發話,李靖也是趕忙發布命令派人出去仔細查探,隨后有些無力的站在一旁。 低下頭的他不時的偷瞄一眼主位上皇帝的反應,畢竟自己小兒子逃婚這事,是真的折辱了皇家的顏面。 李家的戰車那些世家大族或許看不上眼,但配他李靖這個小家還是綽綽有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