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家仔細看了一下才發(fā)現(xiàn)確實就像張驍所說的那樣,如果整體去看,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任何的問題,只有把一個字分開來看。 “有很多人不知道王羲之的真跡上都會有他獨特的烙印,而且紙張的大小控制的十分嚴厲,哪怕只是長一厘米也不能接受!” “用的紙張也不會率性而為,都是經(jīng)過他本人自己精心的挑選。” “要知道,早年王羲之練習(xí)書法的時候,只是用水在地上不停的書寫,所以他后期對于自己的紙張都是以稍微硬一點的紙為最佳選擇!” “如果熟悉王羲之書法的人都知道以上這些習(xí)慣!” 直播間以及現(xiàn)場的人都直接呆在原地,他們究竟是聽到了什么話。 什么叫做熟悉王羲之書法的人? 要知道能夠得到王羲之的一本真跡,那可是天價,整個藍靈國當(dāng)中能夠找得出一本,那也是不知道修了多少世的緣分。 要有這一番見解,可能要把王羲之所有的書法筆記拿出來好好的鑒定一番才會能總結(jié)出這種癖好。 只不過,全國上下就算能找得出一本,那也不會隨意的拿出來讓大家觀摩。 讓他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這幅字的尺寸居然被張驍說得精準無比,哪怕是一毫米一分米都沒有任何的差別。 主辦方很會做人! 張驍不管說的什么,他們都會在大屏幕上精準無比的找到,而且還很配合的把所有的數(shù)據(jù)全部顯示出來。 除了一些小部分的細節(jié)有一點點差別之外,其余的那些尺寸字跡的走向,還有下筆的輕重,都被張驍說的明明白白,被考證下來確是事實。 甚至每一個字是怎么下筆的,都被張驍揣測的一清二楚。 幾個老頭子站在一旁臉色變化莫測,這一切應(yīng)該都是巧合,可能就是張驍?shù)倪\氣太好全部都蒙對了。 所有的收藏家乃至直播間,所有的粉絲寶友感覺到現(xiàn)在他們就像在夢中一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