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瓦剌退兵了!” “瓦剌還派人送回了太上皇!” “大乾沒花半兩銀錢!” …… 這幾條消息瘋狂地傳遍了上京城,整個大乾境內(nèi)都在為此事進行著狂歡,這是新帝的功勞! 【亡京(進度條):0/100】 【亡京進度已歸零,獎勵威望值5000000,女帝光環(huán)*1】 與外界百姓的狂歡不同,此時的太和殿并不平靜。 “圣人贈予瓦剌的大禮,也過于厚重。瓦剌若憑借著這些物件,積攢實力,幾年后又卷土重來,到那時我大乾的安危可該如何得到保障啊!此刻安寧,不過茍且偷安!”給事中康保國大膽諫言,他眉宇間隱約可見愁色。 “康愛卿所言有理。朕于汝身上仿佛看見了當年范仲淹暢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豪情。”許佑汐也不打擊群臣諫言的積極性,反倒很鼓勵這種行為,“既然康愛卿有所擔憂,那朕便于汝講個故事。” “朕知曉有位老者,老人無意中發(fā)現(xiàn)田中有株很特殊的水稻,這種水稻長勢比尋常農(nóng)家種的產(chǎn)量都要好,老人不免思考,若是農(nóng)田種出的都是這種高產(chǎn)量水稻,豈不是天下溫飽無憂?” “很多年后,老人做到了,他研究出來的水稻產(chǎn)量驚人。老人在最成功的時候,卻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事情,他愿意無償將這種水稻的培育方式教會全世界,也就是所有國家。這時,就有人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是啊,為什么呢? 朝官們紛紛耐心聽著。 “老者說,為什么不呢,這是個好事情。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能扳倒國家,這是糧食的重要性。老人花了一輩子時間只做一件事,研究水稻。” “朕不過贈予瓦剌偶爾獲得的紅薯藤而已,根本無法與老者畢生心血所相提并論。此行為不過是向先圣致敬,比不了先圣大義,只愿為我大乾百姓謀幾分福德。”許佑汐一番話誠誠懇懇。 此時聰明人,該跟著袁老的思路去嘗試研究雜交水稻了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