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這一路走來,張頓對大唐的交通要道也有切身體會。 雖說現在有官道,然而官道完全無法和現代的柏油路相比。 要想富,先修路,何等至理! ———— 而此時,從魏州大總管府出來,靜法和柳五子默不作聲的走在回去的路上。 柳五子低聲道:“靜法方丈,張少尹說讓咱們去弄錢,你說能弄到嗎?” “弄不到,也要弄。” 靜法看了他一眼,沉聲道:“柳道長,你的道觀,還有貧僧的寺廟,能不能聞名于天下,就看這一次了。” “張少尹是讓咱們出錢不假,但也給了你我一份大機緣,若是這次沒有幫那三位欽差,這份大機緣,也落不到你我頭上。” 柳五子苦笑了一聲,他何嘗不知這個道理,“可是錢如何弄?” 道理是道理,可錢從何來? 他們是出家人,跟商賈不一樣,商賈能以互通有無賺錢,他一個道士,守著道觀的一畝三分地,想得到一筆大錢,根本不可能的事。 柳五子嘆了口氣,“實不相瞞,貧道的寺廟,一年下來也沒得不到那么多的香火錢。” 靜法肅然道:“張少尹不是說了嗎,咱們去找那些豪商要。” “至于要不到要得到,你看你我的本事了。” “貧僧告退。” 說完,靜法雙手合十,便快步朝著寺廟的方向而去。 “找豪商……” 柳五子站在原地,喃喃自語了幾聲,眼眸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靜法方丈說得對,這是張少尹給他們的一份大機緣,若是把握不住,恐怕以后就再沒有機會了。 所以,不管用什么辦法,都得弄到錢! ———— 翌日清晨,靜法和柳五子沒讓張頓失望,他們送錢來了。 送來的錢倒是讓張頓吃驚。 不僅是他,杜淹和長孫無忌也嚇了一跳。 看著他們拉來的兩輛牛車,上面擺放著一個個箱子,箱子內滿是銅錢,杜淹咂舌道:“真有一千二百貫錢?” “你們這是把寺廟和道觀給賣了?” 靜法方丈面帶微笑道:“那種事,貧僧干不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