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頓笑容和善的看著王珪,問道:“王夫子,《詩經》、《論語》、《孟子》、《春秋》,全文我都背誦了一遍,算不算是知道?” 王珪咬了咬牙,“算。” 這要還不算知道,陛下和皇后娘娘必定以為他是在難為張頓。 張頓嗯了一聲,繼續說道:“王夫子的問題,在下全都回答,現在也該在下問一句王夫子。” “你可知《韓非子》、《三國志》、《史記》、《商君書》?” “知——” 王珪下意識回答了一聲,忽然想到什么,抿著嘴唇,臉色陰晴不定。 該怎么回答他? 如果說知道,他要是讓自己將這四本書的全文背誦一遍,該怎么辦? 張頓能背過。 他不行! 而且,這四本書的內容,可比《詩經》、《論語》、《孟子》、《春秋》多的太多了。 《商君書》,兩萬四千字。 《韓非子》,十萬字! 《史記》,五十二萬字! 《三國志》,三十五萬字! 咕咚!想到這些字數,王珪不由得吞咽了一下,看著張頓投來的玩味目光,登時氣不打一處來,道:“你說的這四本書,你能背過嗎?” 張頓淡然一笑,語氣不急不緩說道:“若是王夫子你想聽,我可以給你背一遍。” 聞言,王珪臉色大變,聲音帶著一抹顫音道:“你,你真能背過?” 張頓笑吟吟點了點頭。 開什么玩笑!王珪嘴角抽搐了一下,你知道這些書加起來有多少字嗎? “你說你能背過,老夫問你!”王珪盯視著他,問道:“‘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后面是什么?” 張頓笑道:“這一句出自《韓非子》中孤憤篇的開篇。” “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 王珪看著他又問道:“‘有姿儀,大音聲,侯太守器之’出自哪里?” 張頓脫口而出道:“出自《三國志》中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為‘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也,為郡門下書佐,有姿儀,大音聲,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