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房玄齡笑道:“崔家主說笑了,五姓七望之名,天下誰人不知?崔家主乃是博陵崔氏之家主,天下人又誰人不曉?” “別人要說對此無能為力,這話我相信,但唯獨不信崔家主沒有辦法。” 杜如晦點頭道:“崔家主,長安城的東西兩市,超過半數的貨物供給,都是五姓七望在背后提供,獲利何止是日進斗金,以博陵崔氏的財力,想要幫朝廷渡過難關,還不是崔家主你一句話的事?” 見二人捧著自己,崔昭臉上的笑容卻收斂起來,雙手握著拐杖頭,沉默不語。 房玄齡見狀,問道:“崔家主有難處?” 崔昭沉聲道:“房公,杜公,看在你我是一家人的份上,老夫就不瞞你們。” “也請你們不要瞞著老夫,給老夫一句實話,國庫現在缺多少錢?” 房玄齡、杜如晦相互對視一眼,隨即由房玄齡開頭道:“還差一百二十萬貫。” 崔昭微微頷首,“我大唐稅收,每歲所入端屯匹貫石之物加起來千萬有余,國庫竟出現如此大的空虛,要么是支度國用之事上沒有做好,要么就是天子給地方免了稅收。” “老夫記得去年到今年,受災的地方不少,天子都給免了賦稅,國庫空虛,應該是從此處出的問題?” 房玄齡拱手道:“崔家主洞若觀火,房某佩服。” “問題出在陛下。”崔昭瞇著眼眸道:“陛下卻讓老夫來承擔,房公,杜公,你們覺得這個理能說的過去?” “崔家主誤會了。”房玄齡擺了擺手,道:“陛下不是要崔家主一家相助,長安城中但凡能稱得上是豪門望族的,房某和杜兄會逐一拜見。” “陛下的意思,是請長安城的豪門望族,都能捐錢出來,以解決國庫空虛之難題。” 房玄齡耐心解釋道:“博陵崔氏,乃是豪門望族之首,這也是我們二人先來拜訪的原因。” “還望崔家主解囊相助啊。” 杜如晦跟著道:“陛下更說了,長安城的豪門望族,此次相助朝廷,朝廷不會虧待任何一家,會在長安城內醒目位置,為爾等立下功德碑,以彰顯豪門望族為朝廷做的功績。” 聞言,崔昭眼眸中綻放出一抹精光,聲音都冷了幾分:“陛下好計策啊,這一招勒石記功,真打的叫老夫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此計是房公想出來的,還是杜公想出來的?” 房玄齡搖頭道:“非我二人所想。” 崔昭吐字道:“那此子之才,擔得起妖孽二字!” “勒石記功之計一出,無論是博不博一個虛名,長安城內的豪門望族,都不得不給朝廷捐錢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