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來有一漢子喝了路邊石壁滲出來的水,好家伙,拉肚子拉到差點去見寶兒的大殿下爹,都村里人仗義一路給大家伙換著來才愣是背出了大山。 這下大家才聽話起來,怕了,不敢不聽,麻煩就麻煩些,還是命重要。 田老太也是從那時起,但凡是有時間她就要燒一大鍋水備著,全家人用來喝的水囊里必需只能裝燒過的水。 廚娘阿婆走了進來,看到田老太給一個個水囊裝涼白開,很是好奇:“老太太這是?” “這水可得燒開了喝才干凈,怕燙就涼了再裝起來放著,喝生水容易生病。” 她這可是大實話,有過實證的實話。 可聽在廚娘阿婆的耳里:講究人就是講究人,連喝個水都要燒開再放涼的這么麻煩。 也越發坐實了田老太是個富貴老太太,尋常百姓哪個喝水還得這樣的麻煩,誰不是井里打出來就直接喝? 廚娘阿婆坐另一個正蒸著饅頭的灶前幫著添柴,狀似無意的問:“老太太,你們準備去哪啊?外頭兵慌馬亂的,出了咱們鎮可就不太平了。” 田老太心里咯噔了一下,真被她的乖乖給說準嘍。 剛才她下樓前她的乖乖就對她說,村里那么老多的人決定要留在北陽鎮,除了自個不想再往前冒險外,很有可能是有人勸服了他們。 而這有人,不是他們自個村里的人,就只有北陽鎮上的人了,一群人又幾乎沒出客棧,那最有可能的,就是客棧里的這幾個人。 她還記得她當時問:“留咱這些要啥沒啥的人下來做啥?” 當時也在旁邊的四兒回答她:“為了政0績唄。官員三年一考績,首考就是當地的落戶人員總數。” 北陽鎮窮啊,自個鎮上的人都不斷往外跑,又怎么還會有其它地方的人愿意來這落戶? 可不北陽鎮的縣丞在考績的這第一條就永遠要吊車尾?其它的人均收入這些,就更不用提了。 不過這些都只是祈康泰的猜測,事實如何暫時他們也無法知道,只能確定一準是客棧內的這些工作人員碎的嘴,而他們是為縣丞做事,可推理出這是縣丞的意思。 田老太心里尋思著,但面上不顯,將祈寶兒教她若被人問到時該怎么回答說了出來。 “進京,沒辦法,都知道路上不太平,可親戚在京里,只有到了那我們才能安心。” 京城?!!! 不得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