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家》初播僅有二十集,這也是陳導的試探,如果播出效果不好,就不再進行續集,免得浪費公司的錢。 這部情景劇當初在劇本時期就不被人看好,這次公司賣劇,同樣他這部也是唯一一部無人問津的。 親情真的太難拍了, 一個不好,又變成了愛情劇,又或者雞飛狗跳,惹人不適,華國關于親情是最復雜的。 古來以孝為先,可是現在社會慢慢開放, 人們讀書覺醒了意識之后,對傳統的觀念發起了挑戰,因為這世上真的有些人不配為人父母, 可是不管他們年輕時對兒女如何差,年老之后總有人逼著兒女原諒并為之養老。 還有些人,年輕時接受了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和資助,可是一旦羽翼豐滿,便開始信任西方那套年輕人對老年人沒有養老義務的思想,真正可謂沒心沒肺,純粹的利己主義者。 陳導的這部情景劇要向大眾展示的就是這兩種極端,兩路人馬在碰撞中產生交集,發生一系列事情之后又該如何解決的問題。 本來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劇本,但前提是這部情景劇最后是以大團圓的結局收場。 但陳導沒有,他覺得現實就是現實,人不能老是欺騙自己,所以在第二十集的結尾, 那位拋棄子女不撫養的老人,并沒有得到原諒, 那個吸干父母血的所謂獨立子女, 沒有父母的資助之后,也只能灰溜溜的回國。 很多平臺和電視臺都不愿意冒險, 若是到時候過不了審怎么辦?亦或者播出之后被人罵怎么辦? 情景劇是以年輕時不撫養子女的家庭為主線,吸父母鮮血的那家為副線,必然前個家庭的矛盾要深刻些。 而現在觀看這種電視劇的偏偏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這部分人相當一部分思想都還比較刻板,覺得無論怎樣子女都該贍養父母,畢竟父母給了你生命,沒有父母,這世上哪來的你? 而且事情都過去這么多年了,老人都認錯了,他們多么可憐啊,你們也不缺養他的錢,為什么就那么狠心呢?有什么事是過不去的呢? 要是狠心不養,不怕將來后悔嗎? 不敢買這部劇的平臺就怕產生不好的影響,就算過審,到時候引發爭論,被上面警告怎么辦? 再加上宋謙明的公司還有很多其他好劇,真的沒必要死磕這部劇, 因此自然就被剩了下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