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炕是我小兒子盤的,剛跟了師父學的手藝,從年后開始就一直在村里給大家伙盤炕,也賺得少許家用。” 老翁感慨道:“咱祖師爺不像其他匠人那般守著技藝不肯外傳,我們火炕幫祖師爺心系天下貧苦百姓,不拿咱老百姓一針一線,只要肯遵門規,用心去學,他都如那書生們口中的孔老夫子一般,有教無類,是吧,是有教無類吧?” 自己沒文化,老翁也不確定自己這個詞用得對不對,偏頭問身后的小兒子,見他點頭了,這才又繼續說: “多少弟子因著這門手藝得以在這艱難世道過活,又有多少百姓因著這火炕,冬天不再被凍死,徐公才是真正的大善人!” 說到這,老翁又想起前年冬天被凍死的老母親,不經紅了眼眶,嘆道: “我阿母無福,等不到徐公,但我子我孫卻是有大福氣的,等來了徐公,往后再到冬日,就不怕被凍死了。” 老翁樸實的語言,傳達出來的卻是親身體會過嚴寒的人才能感覺到的幸運。 老翁說著,又有點不好意思的對徐月說:“姑娘,今年冬天我家柴火好賣了呢。” “我雖不知道姑娘一家遇上了什么難事,但你們要是暫無去處,可以在我家多住幾日,如今老翁也給得起你們幾日飯食了。” 老人家言語間透露出的自豪,讓看多了窮困潦倒的徐月愣怔許久。 猶記得過年之前,老翁身上的衣裳單薄得可憐,但現在再看,好像補丁都少了,穿的是一件七成新的薄襖。 “對了。”老翁像是才想起什么,抱歉問道:“還不知道姑娘姓名,姑娘你叫?” “徐月。”徐月微笑答道。 “徐?”老翁一怔,徐月翹起嘴角,眼中含著幾分戲謔,抬手往老翁身后的徐大一指: “他叫徐青陽,我阿爹,城內街坊都叫他——徐公。” 聽得這話,老翁和他正在幫忙打地鋪的小兒子頓時一驚,忙看向正在整理被褥的徐大,兩人面上神色從難以置信,逐漸過渡到驚喜。 最后,父子兩人對視一眼,無措又慌亂的整理好衣裳,齊齊拜了下去。 “火炕幫二代弟子,拜見祖師爺!” “火炕幫三代弟子,拜見祖師爺!” 徐大施施然起身,抽空瞪了徐月一眼,而后輕咳兩聲,抬手將老翁父子倆扶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