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波魯薩利諾穿越之前的地球上,世界上的第一束激光是在1960年產生的。當時的那位科學家利用一個高強閃光燈管,來激發紅寶石。由于紅寶石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當它受到刺激時,就會發出一種紅光。 然后這位科學家在一塊表面鍍上反光鏡的紅寶石的表面鉆了一個孔,使得紅光可以從這個孔溢出,從而產生一條相當集中的纖細紅色光柱,當它射向某一點時,可使其達到比太陽表面還高的溫度。 這位科學家叫做西奧多·梅曼,而如今自詡為海賊世界科學家的西奧多·波魯薩利諾,也打算采用類似他的做法。 對于波魯薩利諾來說,強而有力的光源是他的優勢。比起科學家們只能去制造發光物體,擁有閃閃果實的他可以自己本身成為最好的光源——不僅強而有力,而且可控性也很出色。 只不過涉及到接下來的問題時,波魯薩利諾就有些頭疼了——怎么才能讓自己發出的光不發散,然后高度集中呢? 這其實比聽起來要困難的多——波魯薩利諾在穿越的第一天,就在宿舍里嘗試過了。 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在波魯薩利諾吃下閃光果實后,他能控制的無數光子就如同一幫游兵散勇。如果遭遇到了物理攻擊,這些游兵散勇不用他發號施令,就會自己逃竄,這就是閃閃果實被動的元素化。 而一旦當他發動閃閃果實的能力,也就是對這幫游兵散勇進行發號施令時。如果發號施令的內容比較粗略,就比如說“發光”、“發強光”,那么這幫游兵散勇就能很好地理解他的意思,并給足他面子——不就是發光嗎?我們照做,我們賊亮。 但是如果當他想嘗試利用手指發出激光,那么他的指令對于這些光子來說,就變得難以理解而且頗為無理。 “去我的手指那里,一部分集中發出強光,不允許發散!”——司令員波魯薩利諾 “去哪兒?。吭趺淳腿ナ种噶税。俊贝填^光子兵a。 “憑啥只允許一部分發光?。磕氵@是光子歧視!”重拳出擊光子兵b。 “啥呀啥呀?要我們干啥?”懵逼光子兵c。 “我要發光!我要發光!”普通光子兵d。 ……… 這樣的描述雖然有些夸張抽象,但確實很真實的反映了波魯薩利諾想要釋放激光時所面臨的的困難。而要解決這一困難,他就必須從這些光子本身入手。 那么怎么從這些光子本身入手呢? 波魯薩利諾仔細想了想,大概是這樣的辦法: ——刺頭光子?削它。 ——懵逼光子?教育引導它。 ——普通光子?多多訓練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