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確實是五月十九,王大人請了欽天監的人選了日子,據說賈將軍正快馬加鞭從山東回京,就是為了親自背賈家的二姑娘出門。” “唉,賢妃到底是心疼妹妹,她挑這個日子省親,就是為了回擊那些謠言,同時給自己的妹妹撐腰。” 皇帝拿起筆來,手書了一道圣旨,寫到一半又問道:“賢妃的身體恢復的怎么樣了?” 夏守忠躬身回道:“太醫院說,娘娘的身體恢復的很好,只需食補即可,連補藥都停了好幾天了。” 刷刷刷! 皇帝龍飛鳳舞的寫完一道圣旨,交給夏守忠說:“送到內閣去吧,讓禮部抓緊時間安排,多派些人,安排妥當了。她自入宮就不曾回去過,就回家多住幾日……” 夏守忠愣了愣神,接過擬好的圣旨呆立當場:“皇爺,宮妃在外留宿,禮部怕是要鬧翻了天,這從未有過先例啊!” 前些日子有兩家省親,都是當日去傍晚歸,這元春要是在省親別院留宿幾日,旨意傳下去,朝堂上絕對會鬧得天翻地覆。 “民間新婦回門都要住個對月,朕只是讓賢妃回家呆幾天而已。去傳旨吧,跟魏閣老說一聲,把朝中的反對之聲壓一壓,些許小事,莫要影響了正事。” …… “寧榮兩府還真是深受皇家信重,就連陛下就給賈家撐腰了!”魏慶和笑呵呵將內閣大印蓋在了圣旨上,署名交給一旁的張黎。 錢千里皺眉說道:“終究不合禮法,哪有宮妃在外留宿的道理。” “我看此事可行,不過是多派些護衛宮人罷了。”張黎也大筆一揮,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夏敏學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雖無先例,卻也是人情之所在。一入侯門深似海,何況禁宮大內。若是借著賢妃省親之事立下規矩,將來入宮的嬪妃也好有機會回趟娘家已解思親之苦。” “依我看,這事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說到底這算是陛下的家事,咱們這些做臣子的總不能一直盯著陛下的后院看吧。咳咳……” 身體一直不大好的任國成咳嗽了幾聲,喝了一口水壓了壓繼續說道:“錢兄說到禮法,這禮法的制定本身就是為了給世人立個規矩。宮妃也是人,哪有嫁出去的閨女不能回娘家住幾日敬敬孝心的?當禮法違逆人倫的時候,咱們不妨試著調整一下,讓它更加符合人性。” 魏慶和與張黎、夏敏學為這話擊節叫好,錢千里也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任國成的看法。他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只不過是以前禮部尚書當久了,聽到此事的第一反應是有違禮法而已。 內閣的幾位大佬統一的調子,旨意很快傳了出去。 夏守忠的擔憂果然成了真,六科差點封還了這道圣旨,還是內閣出面解釋了一下具體的情況,言道這是順應人倫之事,壓下了六科的舉動。 朝臣中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也有人持著看熱鬧的心思。還未等暮鼓敲響,通政司就收到了大量的反對奏章。 都察院的御史們分成了兩派,反對的人占了大多數。王琦這次自然是持贊同的態度,兩派在都察院正堂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爭得面紅耳赤,書吏光是燒茶水都燒不及。 好在都察院的人大部分都是就事論事,在辯到下衙后,又一起約好去了南池酒樓繼續辯論。 民間的看法倒是出奇的一致,宮中的禮法規矩距離他們太遠,加上皇帝早一步安排人將元春十年宮禁生涯的凄苦傳了出去,大部分百姓都有些同情這位曾經的榮國府大姑娘。 “這有什么好反對的,難道宮里的娘娘不是女兒家?我家那閨女嫁到了山東,回來一趟也極其不易……唉,雖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那終究是自己的閨女,有時候做夢都想她回家多住些日子……” “老哥說的是啊,我家那閨女也是一樣,嫁的遠,好幾年都沒回來了。想來她也是想家的吧,就是不知道在夫家受了委屈時是如何撐過來的!” …… 酒樓里的百姓也在討論新出爐的圣旨,聽到百姓們的議論后原本正準備繼續辯論的御史們都有些不同的感受。 “這些百姓說的倒也有些理兒,咱們是不是有些過于苛求了?” 有了一名御史改變態度,后面的人紛紛有些觸動。誰家沒有女兒,若是真如元春這種十年不能回家看看,誰能受的住? ------題外話------ 先寫到這,我睡一覺起來繼續,明天預定更新6000字,爭取更8000. 晚安! /101/101772/29283410.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