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一重乃是燧皇,龍首蛇尾人軀,頭有龍角,體有龍鱗,肌膚紋理有如天書一般,似乎蘊藏至深的道理。 第二重便是火紀宮,這是天帝的神殿,種大氣磅礴雄踞萬古的宮闕,高居九重天之上。 第三重便是火紀宮前的那株火樹,樹冠萬頃,高不可攀,云霧在樹冠間繚繞,還有大鳥棲息其間。 薪火小童沒有遮遮掩掩,沒有隱瞞此地主人的意思,因為這種觀想法是遂皇開辟的第一法,是后天生靈的第一法,廣傳大宇宙。 是大遂無私貢獻出來的道法,以坦蕩的胸懷,傳道眾生。 底蘊稍微深厚一點的種族都有保存,如果此地主人是先天魔神,太古神王的話,手中肯定有原版的火紀宮燧皇觀想圖。 可惜,此地的主人,并不是后天神皇,更不是先天神魔,而是另外一重宇宙的天帝。 遂皇的體系對張若虛而言,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跟遮天大宇宙的體系完全不同,參悟領悟不亞于服用一株仙藥,得到了另類的升華。 鏡花水月之中,張若虛同樣在觀想三重道圖,眼中浮現流光溢彩,感悟頗深。 遂皇開辟的圖騰道路,帶了無數智慧的火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我為主,重鑄天界。 九重天界云霧繚繞,密密麻麻符文圖騰浮現,觀想并非天皇天帝,而是人皇天帝,天帝臨九天! 天帝之下,諸天拱衛,八帝禮贊,孕化群生。勾陳、后土、長生、青華、紫薇、昊天、玉皇、真武的虛幻天帝身若隱若現,象征一重大道。 根據火紀宮燧皇的道法,張若虛開創出屬于自己的大道,九天太一帝——觀想圖 與此同時,古老的回憶被勾起,是關于地球的記憶,乃至上一世的記憶,現如今也被喚起了。 “原來是人道宇宙,原來是這樣一方宇宙。” “難怪有伏羲,難怪伏羲大帝的血脈是開啟這一份輪回宇宙的鑰匙。” “難怪一卷道法,帶給我如此大的啟發。” 張若虛輕聲一嘆。 火紀宮燧皇觀想圖,經過重重完善,但依舊有一種蒼茫古樸,開拓前路的氣勢,不排斥后來者進一步的修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