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數百尊大圣,年輕準帝卻只有一尊。” 看了虛空深處,一個身著黑衣,背負太陰光輝的人族準帝。 重光審視一下,得出了結論:“修行是太陰經文,是太陰人皇的道統。” 那位人族準帝感受到了目光,回首看望,頗為驚訝道:“人族準皇?” 大宇宙準皇就那么幾尊,異族之間可能不清楚,但是同族之間有聯系都熟悉,現在竟然出現了一尊陌生的人族準皇。 “貧道北斗太陰教李玄之拜見前輩。” 仔細看了看重光,準帝李玄之眼瞳浮現一絲凝重,他是一重天的準皇,可是面對重光竟然看不破絲毫,這位絕不是低級準皇,而是高級七重天往上的準皇。 “道友無需緊張。”重光微微一笑:“太陰教是太陰神教分支,我與太陰神教也有幾分淵源。” “原來如此。”李玄之松了一口氣,拱了拱手,并沒有懷疑這一句話的準確性。 走到了準皇這個境界,基本都不屑于說謊。 再加上準皇難出,基本只有皇者道統才有,或許學習過人族皇者經文。而人族現在一共才三尊皇者道統。 人族的準皇不是跟太陰人皇有關系,就是跟太陽圣皇有關系,或者干脆就是天帝道統 “這一世的大圣為何如此多?道友可知?”重光疑惑詢問道,帝關開啟,一世通常在五十五人。 現在斗戰圣皇與諦缺大帝都證道了,帝關前竟然還有數百位大圣,按照如此計算。大宇宙豈不是四位數往上的大圣。 “道友沒有去過神界?”李玄之驚訝一句,隨即反應過來:“差點忘記了,道友是上一世的人,想來是剛從神源中出來,就算去過神界,也不算資深神界用戶,有些秘聞是不知曉的。” 重光拱了拱手:“還請道友為我解惑。” 李玄之登錄神界加了重光的好友,然后緩緩道來。 大宇宙在天庭的治下,并沒有因為出了兩尊帝與皇而衰敗。 諸位皇尊鎮壓星河,梳理星辰地脈,又有仙鏡溝通混沌轉化精氣,讓大宇宙越發的繁榮起來,一尊尊大圣級別的修士如此春筍般涌現,只不過準帝的修士稀少。 一來是準帝級別的造化都在天庭,在神界之中,二來是斗戰圣皇,諦缺大帝,天帝,三尊并立,大宇宙的帝威籠罩著。 在這樣的精氣旺盛,道艱的時代,成為大圣簡單,但是要擺脫帝威的影響,自身成就準帝無疑更難,可一旦成就比起和平歲月的準帝更加的強大。 “原來如此!” 重光眼中浮現一絲了然,看起來天帝也注視到了這個情況,所以讓自己來帝關征兵,希望利用邊荒長城磨礪大宇宙的修士,在兩界交戰的情況下,誕生準帝,甚至另類成道。 “貧道突破準帝未久,正要觀諸圣之法,草創經文,故而在帝關之前。” “道友為何停留此地,不去征戰帝關最后,那里的造化機緣更多。” 李玄之疑惑問,這里只是大圣的戰場,準皇,準帝應該早早就進入帝關最后一部分了。 “況且,我也不是當世的人,不會與你們爭鋒。”重光大笑一聲,邁步而去:“這一條路,我已經走過了。” 李玄之頓時一愣,緊接著神色無比肅然,走過了帝關,就是什么意思?! 難道,這是一尊曾經追逐過帝皇道果的人族準皇?! 在李玄之愕然驚悚的目光之中。 重光邁步來到帝關之前,雄關聳立,繚繞混沌氣,歲月無法磨滅它的痕跡。 一根又一根巨大的石柱,高聳入星云中,像是撐天支柱,立在雄關前,每一根都是一部歷史,刻滿時間的脈絡。 繚繞太陰氣、天道轟鳴聲不絕于耳的必然是太陰人皇,宛如一輪大日升起,照耀諸天萬界的是太陽圣皇,斗戰之意,不死不休,欲殺上凌霄是斗戰圣皇,開辟萬古奇跡,二世成道的是諦缺大帝。 一絲絲光明閃耀,似乎有一尊無上神祇在誦讀光明皇的道與法,一枚葫蘆弒神殺仙,驚艷萬古歲月,那是無上的元皇。 還有肩挑日月,踏足光陰而行的至高天帝,也在這里留下了足跡。 共有數十根巨大的石柱,并立在那里,自天尊到古皇,甚至還有天帝,來自不同強族,道統,于帝關前刻下了他們的痕跡,不顯輝煌,不記榮耀,只是一種烙印。讓人震撼而又浮想聯翩。 重光邁步于石柱之下,眺望歷代成道者的蹤跡,盡管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里了,依舊忍不住驚嘆起來:“萬古歲月多神人啊!” 這一世,帝關早就被斗戰圣皇與諦缺大帝雙雙殺開,又破碎萬道,逆天證道,激勵了無數修士前行。 有天驕準帝跟著他們的道路,準備模仿,同樣逆天證道。 也有大圣來此,是為了晶碑提名。 帝關據說是帝尊所鑄造,用來選拔天庭的人杰,不是時時刻刻都打開的,有一定的標準。 只有試煉者抵達了一定的數量與質量,才會通開一次,時間持續百年,百年之后再度關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