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二 前世姜來之玩蛇少年-《重生之走出大山》
南方多雨,森林眾多,植被茂密,蛇鼠自然也多。
作為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夏天基本都光著腳丫子,反正也不冷,又能節(jié)約買涼鞋的錢,何樂而不為呢?不過這是大人的思想。
姜來和其他孩子一樣,一到夏天,到處亂跑,不過錢這東西在他腦海里算是超級重要的了,窮人才知道每一分錢的重要性,不會胡亂花錢。
作為八九歲的留守兒童,一天就玩泥巴,紙板,彈珠電池蓋之類的東西,其功能就相當于城里孩子的玩具賽車,積木等東西。
不過有時候大家都會去田里抓黃鱔,梯田大都是水田,所以黃鱔特別多,既可以拿去賣錢,也可以捉回家炒來吃,要說美味,記憶中最深刻的還是黃鱔。
活著的放在木盆里的黃鱔,經(jīng)剛燒開的開水燙五分鐘,黃鱔身上的皮就會自動脫落,然后那小刀把燙死的黃鱔破開,掏出內(nèi)臟,再沖洗一翻,又用菜刀把黃鱔切成兩三厘米長短,然后在燒紅的鍋中倒入菜籽油(相較于其他油,菜籽油炒的黃鱔肉更美味),當油中的泡沫全都消失后,油已開始冒煙,再倒入切碎的酸辣椒,當辣椒被油煎得金黃,再倒入鱔肉,此時要注意火候,一定要在鱔肉恰好到煎脆的邊緣時熄火。聞到那種香味的人,絕對食欲大開,不自覺的咽唾沫。
當然,農(nóng)村的美味還不止于此。
說實話,農(nóng)村人吃過的美味絕對比城里人多,像什么錦雞呀,野豬呀,野山羊啊,刺猬呀,兔子呀等等等,基本上都是吃過的。
就連蟒蛇姜來小時候都吃過!
說到這兒,不得不說的是,農(nóng)村人對蛇這東西,絕對不陌生。
姜來就曾抓過好多蛇,不管是無毒蛇,還是毒蛇。
有一種全是都是黑色的無毒蛇,這種蛇特別美味,那是在05年的時候,田里的稻子都已收割,一群小屁孩就在梯田里玩耍,玩著玩著就看到了一天兩斤多的黑蛇,然后所有人都亢奮起來!
前赴后繼的向黑蛇伸出了魔爪,從這個梯田一直追到了一百米開外的梯田,然后姜來的右手捏著蛇脖子,左手把蛇繞在右手臂上,滿臉笑意的捉著蛇往家里跑。
同時他的右手背上有三個槍口,呈三角形狀,那是被蛇咬的,不過他沒在意,反正不是毒蛇。
回到家里,把蛇裝在了蛇皮口袋里,準備趕場天拿去賣了,兩斤多怎么也得十多塊錢吧!
如他所愿,到了趕場天,蛇賣了十九塊五。
然后嘗到甜頭的姜來,只要一有空,就滿山跑,時刻搜尋著蛇的蹤跡。
……
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的姜來練就一翻捉蛇的好功夫,后來只要有蛇出現(xiàn)在姜來視野,絕對逃不過他的魔爪。
且看他如何捉蛇:
快步走到蛇后,在蛇快速扭動身體逃跑中,右手準確無誤的捉住蛇尾,然后左手搭在右手上,此時蛇肯定會回頭咬他,那吞吐著的蛇信子,呈三叉戟狀離姜來越來越近,他急忙使出渾身力氣,把蛇以他右手為中心快速的畫圓,這樣甩了十多圈后,再把左手從蛇的尾部擼到脖子,然后穩(wěn)穩(wěn)的掐住蛇脖子,這條蛇再沒有逃生的希望。
這是他從小練就的本事,不過碰到毒蛇的時候他卻是不敢如此做的,畢竟稍微一失手,那可是要人命的微笑。
黑蛇與烏腳雞一起燉,在配以許多配料,就是傳說中的龍鳳湯了,姜來也只喝過一次龍鳳湯,那還是他猶豫了大半天才做出燉了黑蛇的決定。
不過那味道至今令他難以忘記,或許只有那樣存在于記憶深處的美味才最讓人惦記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新沂市|
咸丰县|
郯城县|
广平县|
阳谷县|
象州县|
廊坊市|
芷江|
尚义县|
金乡县|
罗源县|
贡觉县|
肥乡县|
岳池县|
永登县|
巴塘县|
河池市|
麻栗坡县|
兴海县|
清水县|
雷山县|
夏邑县|
霍山县|
古交市|
偏关县|
定安县|
海伦市|
任丘市|
南漳县|
昆山市|
绥滨县|
庆阳市|
平顶山市|
满洲里市|
临武县|
清徐县|
资源县|
容城县|
会理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