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余杭雜俎-《我真不是畫圣》
第(3/3)頁
“咦!”
來此許久,許平安倒是習慣了看古文,可翻遍了大半個書齋還是沒有尋到師傅看的那一類高深的書籍,反倒是被堆在角落的幾卷書吸引了心神,看清封面《余杭雜俎》四字后更是移不開目光。
所謂“雜俎”便是“雜錄”一類,書中收錄事跡極為繁雜,其中偏門荒誕之事過多,而今卻是科舉當道,遂,此類在讀書人中并不受眾,只是例為雜書。
可對于許平安來說確是喜事,雖說天寶年間雕版印刷的技藝已經普及至市井百姓之家,可過程繁復,成本高昂不說,市面上流通的書類也是極少的,想要尋到這么一本雜俎殊為不易。
“呼……”
輕輕吹開封面上的灰塵,許平安細細翻閱起來,看完小序后更是如獲至寶,神鬼怪志,寺廟,道觀,喪葬,兇吉,珍奇異寶,奇淫技巧……無一不涉及。
于百姓而言,
不過是茶余飯后的談資,
于自己而言,
便是妥妥的大唐打怪指南!
許平安看著其中神鬼怪志那幾卷書更是瞪得眼珠子都快冒光了,倒不是說上面準確記載了各路鬼怪刷新點,能當地圖使用。
而是書中收錄了許多山精鬼魅,妖魔邪祟的奇聞,細細翻閱后也能推演出許多鬼怪誕生的條件和習性,往后遇見不說手到擒來,可也多了幾分準備。
“送亡人不可送韋革,鐵物及銅磨鏡奩蓋,言死者不可使見明也;刻木為屋舍、車馬、奴婢,抵蟲蠱等,周之前用涂車、萏靈,周以來用俑……又忌狗見尸,令有重喪,亡人坐上作魂衣,謂之上天衣。”
許平安翻開其中一卷不自覺的念叨出聲來,這是書中記載的喪葬習俗,看起來頗為繁雜,卻暗藏至理,可避免起尸,還魂,諸多靈異之事,若是反其道而行之,便是為禍,養鬼之道。
“南陽縣民蘇調女,死三年,自開棺還家,言夫將軍事。赤小豆、黃豆,死有持此二豆一石者,無復作苦,又言可用梓木為棺。”
“這方世界遠比自己想象中還要來得玄奇!”許平安看到這也是不由得感嘆出聲,若是尋常百姓看完,只當趣聞罷了,可自己親眼見過諸多鬼怪,自然曉得書中并非妄言。
“噼啪……”
不知不覺間天色已經昏暗下來,書齋房門已經半掩,分外安靜,只余下蠟燭燃燒和翻動書頁的細微聲響。
許平安意猶未盡的合上手中那卷書,側身望去李酒兒正趴在柜臺上小憩,顯然已經等候自己許久。
“前輩,看完了?”
李酒兒悠悠的醒來,把額前垂落下的發絲,撩到耳后,看著站在自己身前的許平安笑問道。
“還沒,想來還是需要一些時日的。”
許平安又把其中用來墊書架的兩卷取出,湊齊整后全部堆放到了柜臺上苦笑道,這本《余杭雜俎》本就繁雜,加上這個時代的紙張遠沒有后世來得輕薄,自然占地方一些。
細數下來這書冊攏共分為二十卷,
皆是分門別類單獨成冊。
“買回去慢慢看便是了。”
李酒兒莞爾一笑道,說完丟下一錠官銀也不找零,便幫著許平安將書冊放到背簍中去,又順手拿了一沓上好的蜀紙。
“這還真賣出去了?”
書齋掌柜的瞧著柜臺上那錠銀子詫異道,真要說起來那些書冊堆在角落積灰已經許久,還不知多久才能賣出,而今賣出的價格都溢出當紅加印的四書五經了。
至于大賺一筆倒也談不上,畢竟那書就算在是偏門,也是原著孤本,在天底下也是獨一份的存在。
不過對于自己而言,也算是處理了一件積壓的貨物,可喜可賀,晚上喝酒時,說不得還要添上一只燒雞。
“兩位客官慢走,往后常來!”
客客氣氣的將兩人送出門外,看著那少年騎在驢背上又心癢難耐的翻看起來時,不禁搖了搖頭,此類雜書讀得再多,朝廷不認,科舉不考,也是毫無益處。
“咦,這是何物?”
書齋掌柜最后瞥了一眼那少年郎的背影準備關門時,恍惚間好似瞧見了一個小人從背簍的書冊中跳出雀躍的趴在了他的肩上。
“看書久了,眼花了不成?”
書齋掌柜的揉了揉眼眶后緊盯著那清瘦的背影,直至走遠也沒有發現異狀,這才將店門合攏,回到書齋,看著木架上空出的那個角落,掌柜的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好似丟了什么天大的寶貝一樣。
據傳,
紙為草木之精也,遂,易生蟲,藏書萬卷,聚之,則生異;異蟲多為米粒大小,常聞書中墨香,以書中文字為食,言之為書蟲,食之可通曉書中經意。
而那書中小人卻是聞所未聞。
“還真是老糊涂了,這些荒唐話也信?”
書齋掌柜回想起方才那書中鉆出的小人,突兀的聯想起祖上余下的一個傳說,可很快便拍了拍腦袋將這個荒誕的念頭甩出,隨后啞然失笑道。
……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耒阳市|
龙游县|
旺苍县|
临湘市|
怀化市|
新密市|
潞西市|
交口县|
静乐县|
达拉特旗|
革吉县|
天柱县|
赫章县|
山西省|
拜泉县|
定襄县|
高雄县|
易门县|
沙湾县|
佛冈县|
垦利县|
兴安盟|
阿拉善盟|
垣曲县|
额尔古纳市|
读书|
昌邑市|
六安市|
呼和浩特市|
清水县|
龙门县|
准格尔旗|
通山县|
馆陶县|
如皋市|
顺义区|
德钦县|
高雄县|
上蔡县|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