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首要條件 曹操自從吉平的事情之后,已經開始戒備劉備了,別看劉備現在是個種地的,曹操已經在棗衹那里安排了幾個親信進去,專門負責在劉備手底下做事,目的就是監視劉備的一舉一動,現在曹操連棗衹也不相信了, 也不知道當時是個什么情況居然讓劉備與吉平單獨在屋里談話,棗衹好歹去說說,關鍵是說也不說,這就很讓曹操不高興了。 終于,河北傳來了消息,說是袁紹已經掛了, 并且掛的時候, 連后事都沒有安排, 袁紹走得很突然,人們都說突然死去的話,不會有什么痛苦,但是袁紹死的大概很痛苦,,聽說袁紹在病床上躺了三月有余,最終是郁郁而終的。 袁紹可能覺得,憑他四世三公顯赫的家世,怎么會輸給一個太監的兒子呢?曹操到底何德何能,憑什么會打敗他呢?袁紹死也不相信自己會敗給曹操,越想越生氣,最后是被氣死的,到最后四世三公的倆兄弟,都不是正常而亡,年不過半百就死了,并且都是漸接的死在了曹操的手里。 袁術稱帝之后,曹操就聯合呂布,劉備,孫策等齊攻袁術, 最終袁術兵敗,最后嘔血二兩而亡,而袁紹呢,是主動向曹操進攻,最終不敵曹操,官渡大敗,倉亭之戰大敗,這兩敗可以說是動了袁紹的大動脈了,特別是倉亭之戰之后,袁紹再也沒有心力和財力與曹操抗衡了,再加上河北內部人員,本來就人心不齊,人們常說人心齊泰山移,人心一旦不齊,別說移太山了,連塊兒石頭都搬不動的。 就單從這一點上來看,袁紹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其實從一幫聰明絕頂的人脫離袁紹組織就不難看出來, 袁紹到最后是注定失敗的。 最先離開袁紹的是荀彧這個頂級謀士, 荀彧本來指望著袁紹匡扶漢室呢,哪里知道到了袁紹身邊之后,他發現袁紹這貨是個昏庸的人,剛愎自用不說,還好謀無斷,遇事總是多聽人家的意見,到最后做決定的時候,跟個娘們兒一樣,簡直比娘們兒還娘們兒,荀彧多次出奇謀妙計,哪知道袁紹根本沒聽進去一句,反倒是對愛拍馬的郭圖龐信有加,這一點就讓荀彧看清了袁紹根本不是明主,他就是個混球。 然后荀彧毅然決然的離開了袁紹,投奔到了曹操的手下,當然了,荀彧的結局最后并不好,是被曹操賜死的,其實荀彧這人還是有漢臣情節的,他覺得曹操當丞相什么的都無所謂,關鍵是最后曹操封了魏王,這一點就讓荀彧接受不了啦,因為曹操已經違背的高祖的白馬盟誓的誓言,那就是非劉不王,意思是大漢朝不是姓劉的,不能封王。 荀彧這個人其實也是很矛盾的,他這么聰明絕頂的人,不會不知道曹操有稱帝的野心,既然知道,他又為什么一直要跟著曹操呢,干嘛不跟著劉備呢?人家劉備可是姓劉,并且是漢室宗親,到時候扶劉備當上皇帝,也是合情合理的,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劉備姓劉,與劉邦是同宗一脈的。 荀彧既然選擇了輔助曹操,就不應該阻止曹操最后稱王,或者曹操即便是當皇帝,你荀彧也不能阻止的,這就是自相矛盾,曹操把天子軟禁起來,連皇宮都出不了,你荀彧當的是什么忠臣?曹操的野心在許田狩獵的時候,就全表現出來了,你荀彧難道不知道? 既然選擇了曹操,就別自視清高了,得學學人家程昱與郭嘉。 其實郭嘉與程昱,荀攸三人,全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既然前期這么賣力的支持曹操,后期又為什么反對呢?這是后世很多學者都搞不明白的一件事,荀彧的性格怎么會如此矛盾,比曹操還要矛盾,至少人家曹操奸雄本色,一奸到底了。 曹丕才管不了荀彧呢,只要曹老板在的時候,他賣力獻計就行了,人才嘛,不過是帝王的墊腳石罷了,說到底就是互相利用,互相成就,互相利益而已,其實荀彧也是喜歡傍大腿的,當時天下有才能的人,除了袁氏兄弟,就是曹操了,曹操家大業大的,父親曹嵩是個大貪官,屯了不少財寶和錢糧,為曹操后來起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特別是雄厚的家底,是曹操能起兵的唯一條件,無論哪個時代,錢是成事的首要條件,你沒有足夠的錢財,是成不了事的。 荀彧可能在袁紹那里拿得工資太少,所以就跑到曹操這里來了,畢竟袁紹那里竟爭很大,謀士如云,將士如雨,早年跟袁紹的人都拿了高工資,荀彧去了之后,肯定受到那些人排擠,所以他在工資低又遭人排擠的情況下,果斷投奔了曹操。 曹操這人唯才是用,只要是有用之人,不管之前是偷雞的,還是摸狗的,又或是宰豬的,他一律不問身世,只要對他有用,他就用,并且還很舍得給別人開高工資,只要人才在這里,錢財地盤自然會有的,給別人多開些工資也是無所謂的。 袁紹死了之后,河北就內訌的,袁紹的三個兒子極其不和,因為袁紹生前就很喜歡三兒子袁尚,不為別的原因,就是因為袁尚長得帥,袁紹早有把位置傳給袁尚的意思,只是沒有提前說出來,直到袁紹死,都沒有來得及說,他當時死得也算很突然,他沒有交待后事的最大原因,就是袁紹不相信自己會死得這么早,五十來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他還想多活五十歲呢,只可惜上天不允許。 袁尚是家里面最小的兒子,他繼承了袁紹的位置,大兒子袁譚自然第一個不服,一氣之下袁譚就領兵占了青州,而袁尚自然是待在冀州,袁熙則占領了幽州,袁紹的外甥高干則占領了并州,現在整個河北地區,政權分到了四個人的手里,幾人是明擺著要斗起來了,只不過誰也沒有先出兵打對方,就是不想讓外人看笑話罷了。 其實這也是曹操希望看到了,他們兄弟不和,各占一州更好,這樣就可以一個一個的收拾掉了,畢竟如果他們兄弟齊心的話,是很難攻破河北的,他們的兵力分散開來,就給別人提供了滅掉他們的首要條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