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你們兄妹去問問,那家人能同意你小弟回來,不管什么條件咱們現在先答應著,回頭再一起想想辦法。 現在你爹娘也能賺錢了,你們幾個小的也有本事。 咱們大家子一起努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兒。” 方老頭都感覺最近的小日子越來越飄了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他家老婆子也日日都給他白米粥吃了。 三房一家能站起來,還順便拉拔了其它兩房人,一大家子都和和睦睦團結一致的,他們老兩口最近都是老懷欣慰的。 唯一牽掛的就是那個還養在別人家的孫子。 而且那孩子離家時年紀最小,那家人對他還好,他最擔心的就是,連那孩子也不想回來了。 “好的,爺爺你放心,不管怎樣,我們也要把小弟帶回來。” 這是方烈表態的! 以前他們沒那本事,現在他們家也不似從前。 更何況方烈在外吃了太多的苦頭,他不相信一個被買去的孩子,那家人真的會真心相待。 千好萬好,都不如自己家好! 方烈所以特別渴望自家小弟回家! 兄妹三人帶著給自家小弟準備的禮物,又是在鎮上買了一些糕點,便是包了一輛馬車,直奔那家人所住的村子而去。 那家人住的村子叫著向陽村,到了村子已經是申時中了。 幾番打聽,終于找到了小弟養父母家。 那家人說條件好,其實也就是比方家人條件好而已。 仍舊是住的泥巴墻茅草屋,和大多數鄉下人家所住的屋子差不多。 只是這家被收拾得整整齊齊的,鄉下人家好些人都不愛關院門,這家人也是一樣。 在門口,方菲一眼望去,這家人的院子里打掃的干干凈凈,一排三間的茅草屋連屋頂也是翻新了的。 院子的一邊是灶房,另外一邊是豬圈和雞舍,里面的豬還在叫著,時不時有雞婆‘咯咯咯’的叫聲。 “蔣嬸子,王大叔!” 方菲扯開了嗓子朝著院子里試著喊了一聲,沒一會兒屋子里就走出了一個婦人。 婦人一身粗布衣服,沒有補丁。 頭上包著一塊花布巾,看面容頂多就三十歲的樣子,這身段也好,可能是從來沒生過孩子的緣故。 此人正是方尋的養母蔣氏,方菲他們來看過方尋,自然認得。 蔣氏看到院門口站著的三個半大小子,也同樣認出了他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