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蟒動-《帝御仙魔》
第(1/3)頁
白鹿洞。
聽到這三個字,李曄很容易就想起李峴,后者也是白鹿洞弟子。
道門歷史悠久,往上可以追溯到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的傳說時期。
道法顯昌的第一代人間大帝,便是三皇五帝之首,大出中原、戰(zhàn)勝第一代人間兵圣蚩尤的黃帝。
道門第一個全盛時期,是姜子牙與周公時期,彼時,天下諸侯皆尊道門為正統(tǒng),至今仍被道門尊為第一典籍的《易經(jīng)》,便是出自那段時期。
后經(jīng)三百年春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天下大爭,諸子百家如雨后春筍,相繼興起,不少諸侯摒棄道門,以更加激進的新派思想治國,崇尚無為治邦、全民清修的道門,地位首度受到挑戰(zhàn)。
也是在那個時期,諸子百家無數(shù)先賢,或因個人修為冠絕一時,或因為黎民邦國立下大功德,相繼得道飛升位列仙班,開創(chuàng)仙庭盛景。
彼時,人間諸侯爭霸,仙庭群雄林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互相學(xué)習(xí)、彼此融合,及至人間邦國一統(tǒng),仙庭也百家匯流,都呈現(xiàn)出百川入海之勢。到了后來,便只有儒道兵三家最為勢大。釋門東來之后,勢力增長極快,與三門爭雄,所以天下修真界,最終形成儒釋道兵四足鼎立的局面。
這其中,道門因其傳統(tǒng)悠久,底蘊深厚,哪怕人間帝王,自漢朝時便以儒門為尊,以儒學(xué)治國,但儒家修煉體系,遠不如道門簡單明了,所以道門仍是一家獨大。
到了今時今日,道門早已不是清修無為的那個道門,為了順應(yīng)天下大勢,道門不斷改良自身,已現(xiàn)崢嶸之象。最重要的是,它也大爭天下。
眼下,天下仙門無數(shù),道門占了絕大多數(shù),道觀更是遍布九州。
這里面,東蓬萊,西蜀山,北雪廬,南洞庭,中有終南山,是名聲最大、實力最強的五座道門。
天下仙門,能與這五者齊名的,少之又少,釋門太行,兵家嵩陽,儒門石頭城,是其中三個。
除此之外,便只剩白鹿洞。
白鹿洞歷史悠久,始于春秋,已歷百代。
天下歷百代而不滅的仙門,少之又少。
白鹿洞每代山主,都只收七名弟子。
天下仙門,在朝廷允許的情況下,收授弟子都是多多益善。
故此,這是白鹿洞兩大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
這兩個傳奇,已經(jīng)勝過天下絕大多數(shù)仙門。
但跟第三個傳奇一比,這兩個傳奇,簡直不值一提。
白鹿洞弟子,治世閉門讀書,亂世大出天下。而每一個大出天下的白鹿洞弟子,或者建功立業(yè)青史留名,或者掀起腥風(fēng)血雨遺臭萬年,籍籍無名者鳳毛麟角。
春秋時期,白鹿洞第一次讓天下人記住它,是因為它門下出了四個人。
張儀蘇秦,龐涓孫臏。
其后還有無數(shù)人杰,都自稱是白鹿洞門人:漢初賈誼,漢末鳳雛,南朝陳慶之,南宋劉寄奴.......以及本朝軍神李靖。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白鹿洞,卻無人給它定性,是道是儒還是兵.......因為無法定性。
有一句盛贊白鹿洞的話,雖然很是極端,但流傳甚廣,千年不衰。
世人不知白鹿洞,天下人杰無師門!
所以李冠書在說出那句話的時候,聲音有些發(fā)顫:“不聞易水不知寒,玉簫聲出百鬼還!你是白鹿洞七弟子之一,宋嬌!”
他忌憚宋嬌,不僅因為宋嬌是白鹿洞弟子,更因為她個人早已名動江湖。
李峴死后,她就是白鹿洞這一代弟子中,名聲最為響亮的。
她手中的玉簫,喚作千寒簫,她的功法,名為易水寒。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易水寒,號稱連鬼都能凍住,要把它們送還黃泉,何況是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教|
姚安县|
庄浪县|
宝坻区|
柯坪县|
南充市|
平定县|
南华县|
和龙市|
旬邑县|
收藏|
龙海市|
通渭县|
手游|
乌拉特中旗|
吴忠市|
葫芦岛市|
鄂尔多斯市|
新竹市|
调兵山市|
无为县|
延津县|
会东县|
高密市|
建瓯市|
桦甸市|
马龙县|
麻江县|
富民县|
北流市|
江西省|
时尚|
夏津县|
临猗县|
墨竹工卡县|
黑水县|
萍乡市|
遵义县|
密云县|
芜湖市|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