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紅樓謝皇后-《[綜]母儀天下》
第(2/3)頁
舒云倒是希望她們不要那么知足了,她們好歹都是受過一定教育的,如果愿意改行搞理工科或者是學習別的知識的話,舒云還是樂于給她們更多的自由的,可惜的是,她們顯然對于這些不感興趣,如今慈寧宮這邊,以淑妃為首,她們更樂意的是湊在一起看話本,還有一些呢,干脆信佛了,閑著沒事就去佛堂撿佛豆什么的。
舒云想要搞女學,這些妃嬪顯然是不可能再配合的了,倒是如今司徒憲的大女兒,過兩年也到了上學的時候了,可以考慮讓她多學一點東西,當然,最好這事還是先跟司徒憲那邊掰扯清楚了。
守孝期間,舒云已經將之前曾經整理過的那些教材又都整理了出來,交給自己名下的活字印刷作坊印刷了一批,等著國孝結束之后,宮里頭高位的妃嬪大半都已經出宮了,這才拿給了司徒憲。
這些年,舒云給司徒憲的技術不少,司徒憲并沒有深究的意思,舒云拿出這些教材之后,只是假托自己還沒進宮的時候,偶然得到了這些書籍,后來一直在暗中學習,頗有心得,如今覺得這些實在是富國強民的知識,總不能一直藏著掖著,如同前人一樣深藏匣中,不見天日吧!
司徒憲這些年來從舒云那里弄到了不少私貨,為此可是積累了不少本錢,所以,他自然知道,這些被主流的讀書人認為是奇技淫巧的知識,到底具備著多大的價值,當然,他也能夠理解舒云一直沒有將這些拿出來的心思,說白了,先帝跟自家母后不是一條心,母后也很擔心回頭被過河拆橋。這后宮之中,想要讓一個人好好活著不容易,但是想要讓一個人無聲無息地死去,卻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司徒憲知道朝中就有一個朝臣,他還沒有發跡的時候,得了一個鄉紳的資助,當時約定兩家結成兒女親家,結果等到后來,他做了官,而那個鄉紳呢,家里卻也僅僅是在老家那邊有些影響力罷了,甚至給女兒的嫁妝也不甚豐富。他又不想背負一個背信棄義的名頭,因此照舊讓兒子娶了那個鄉紳之女做兒媳,但是,那個兒媳嫁過來沒多久就病逝了!
原本大家都覺得大概是水土不服,但是之前,司徒憲清理朝堂,這一位是個見風使舵的,當年還在朝堂上彈劾過他,是跟甄家有勾結的,司徒憲上位,自然有人體察上意,將曾經得罪過他的人提溜出來,這一位被下獄,家里的下人自然也被關了起來,然后就有下人招認,說是之前那位大少奶奶,其實是被刻意毒死的。
那位大少奶奶進門之后,先是被折騰了一番,然后三九天氣,又被罰了去佛堂撿佛豆,之后自然就病了一場,然后抓的卻是相克的藥,用的是十八反的手段,所以這藥越喝越壞,不過一個月的功夫,人家撒手沒了!
大少爺在外頭表現得對亡妻情深義重,還寫過好幾首的悼亡詩,最后,在家人的“逼迫”下,又另娶了一個妻子,卻是甄家的旁支之女。
司徒憲在知道這事之后,簡直覺得惡心,真是做了女表子還要立牌坊,不想背負背信棄義的名頭,就直接要了人家女兒的性命,簡直是叫人作嘔!但事實上,司徒憲后來知道,其實這種事情很多。一些大戶人家,家里主母如果做了什么難以原諒的錯事,為了不影響到兒女的前程或者說是家族的聲譽,像是什么關佛堂,或者是去家廟之類的懲戒其實是很少的,因為這么做,明眼人都知道,這家主母是做錯了事情。因此,許多人家就會選擇讓她病逝。尤其,這年頭,大戶人家的女眷,出門的機會很少,先是對外放個風聲,表示家里夫人病了,請上幾個大夫,然后呢,對外說幾次夫人病重,換了幾個大夫都沒用的話,之后不治而亡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這種事情,即便是官府,也是沒法追究的。所以,真要是當初舒云將東西拿出來,回頭他們母子有了足以威脅到皇權的聲望,說不定先帝真有可能為了自個的權勢,讓他們母子就這么被病逝掉!
而這種事情,如果是由自己引導的話,司徒憲只要一想,就覺得心里一熱。做皇帝的人,總有些立功立言立德的心思,司徒憲呢,琢磨著開疆拓土什么的有些不靠譜,老實說,在無線電發明出來之前,除非是搞殖民,搞分封,否則的話,對于偏遠一些的地方,統治成本是很高的,像是唐朝的時候,為什么會出現藩鎮之亂,也就是因為領土太大,不得不給各個地方的節度使放權,要不然的話,根本統治不過來。
但是很顯然,司徒憲暫時并沒有什么搞分封殖民的意思。而如果在自己手上,能夠讓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都能夠溫飽,那么,自己就真的是古往今來最厲害的圣君了!
之前舒云從這些書籍里頭領悟出來的知識已經能夠給司徒憲帶來了很大的財富了,而要是這些知識能夠更加普及開來,研究出更多的新技術,新發明,那么,大靖會變成什么樣子呢?只要稍微一想,司徒憲就覺得這事大有可為之處,只是如何推廣,這還是一個問題。
舒云直接表示,朝廷一直不給宗室足夠的權力,宗室嘛,前幾代也不可能去參加科考,等到爵位到頭了,想要出頭就更加不容易了,要不,先在宗室里頭,挑選那些原本不可能繼承多高爵位,也繼承不到多少家產的庶子,讓他們先學著。甚至那些勛貴家里的庶子也是一樣的,正常情況下,勛貴家中,嫡庶是非常分明的,嫡長子繼承爵位乃至家族的人脈,其他的嫡子嘛,一般能夠多分點家產,要是在家比較得寵的,可以分到父母多一點的私產,日子也不會太難過,輪到庶子,那就真的很倒霉了,出頭也困難,分家之后那就是家里的旁支了,壓根分不到多少家業,若是再沒什么出息,說不定過不了幾年,就得跟主支打秋風了。
賈赦曾經說過賈家的情況,像是家里家學的先生,就是當年賈代善的庶出弟弟賈代儒,不善經營,當初分家也就分了幾百畝地,靠著曾經考出來的舉人功名,在賈家家學混日子,一年也能有了兩百兩左右的進賬,但是要維持自個兒子讀書科舉,還得維持家里頭的體面,這點錢財只能說是勉強夠用。就這樣,賈代儒也是被羨慕的對象,賈代修可是眼饞了很久了,可惜他當年只考了個秀才,根本沒法取代賈代儒的位置。
所以,如果能夠給這些庶子一條出路的話,只怕他們是非常愿意的。
司徒憲一想,這事其實還挺有道理。司徒憲已經在頭疼那些勛貴的問題了,他們的長輩都是當年開國的時候立了大功的,如今因為朝廷的規矩,爵位會遞減下去,好一點的降一等二等,更普遍的是降三等,若是對方犯了什么錯,或者是沒有嫡子可以襲爵,降更多的都有。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對于這些勛貴來說,那真是再形象不過了,像是國公的位置,都只能維持個五代人,到了最后,那爵位也就跟沒有差不了多少了,無非就是名頭比較好聽而已。但問題是,要是不給這些人家一個出路,司徒憲也覺得不太合適。讓他們讀書科舉吧,科舉這種事情,本來也不是一般人能做成的,讓他們繼續習武吧,現在最大的麻煩就是,以后需要打仗的地方就比較少了,像是北戎那邊,因為朝廷持續與北戎互市,如今呢,又跟北戎那邊表示,你們那里如今氣候變化,大概也是風水問題,所以需要多種植風水樹,固定風沙水土,才能防止風水變化云云。
北戎那邊原本就比較迷信,那里一直以來崇尚長生天,如同后來的霓虹國一般,認為山水乃至石頭之中都是有神存在的,屬于一種自然崇拜的宗教模式,后來呢,佛教傳入,變成了薩滿教,在那里一直占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他們其實也很相信什么風水龍脈之類的。
中原的說法被傳到北戎那里之后,一些人又覺得,當年草原上的那些部族還有機會入主中原,就因為那時候草原上草木繁盛,龍脈也強盛的緣故,但是呢,這么多年來,草原上荒漠化非常嚴重,地脈四散,只怕龍氣也跟著散掉了,自然也談不上什么龍脈了,這才導致草原四分五裂,這么多年來,在跟中原的對抗中從來沒占過什么上風,因此,一些有野心的人,也開始忙著在草原上種植樹木,恢復水土了。
司徒憲之前搞出紡織機之后,又聽舒云說過羊毛貿易的事情,總之,起碼北戎這邊,只怕百年之內都不會有什么戰事了,等到百年之后,還不一定是個什么情況呢,而百年的時候,這些勛貴的后代從軍想要撈到什么軍功,也只能指望南方的那些小國了!
問題是,司徒憲偷摸著在瓊州,大員那里搞什么紡織,還有什么玻璃肥皂之類的,跟茜香國,暹羅國之類的國家已經開展了貿易,說不得,再過個幾年功夫,要是司徒憲斷絕了跟那里的貿易,那些國家國內都要開始造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國家對大靖也不會有什么威脅了!
也就是說,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勛貴從軍只能靠著熬資歷了,問題是,熬資歷能熬到什么時候!何況,朝廷還有武舉,那些武舉出來的官員也要跟他們競爭,他們競爭得過嗎?
司徒憲可沒有想到,或許為了為了爭奪市場,大靖可能會跟比較遙遠的那些海外國家可能會產生一些沖突,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所以,在他看來,以后從軍大多數時候就是作為一種常備的用于預防萬一的武力,所謂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嘛,真正打仗的次數估計會少得可憐,既然如此,勛貴們的出路就真的很少了!
而如今正好朝廷需要大量學習這種格物的人才,那么,完全可以讓這些勛貴先試試水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山丹县|
开鲁县|
霸州市|
竹溪县|
贵州省|
拜泉县|
神农架林区|
三明市|
白河县|
长治县|
永修县|
茶陵县|
洪雅县|
永德县|
沙雅县|
石城县|
弥渡县|
昭苏县|
门源|
孝义市|
延吉市|
长汀县|
双峰县|
株洲市|
嫩江县|
永安市|
清徐县|
基隆市|
洛隆县|
册亨县|
彰化市|
和田市|
本溪|
云安县|
海林市|
正宁县|
雅安市|
安阳县|
榆社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