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諸位愛卿一路以來護駕有功,朕今日便以功勞大小予以封賞。”
文臣聞言個個心生不屑,一幫亂臣賊子,最大的功勞無非是謀朝篡位,就算得了高官厚祿,也注定要遺臭萬年。
一路走來的武將們怎會不知外人心中所想,但既然選了這條路,又有幾個會在乎那些不管吃喝的虛名?
下方氣氛怪異,王泗衡視而不見,拿起大太監遞過的折子,照本宣讀道:
“吏部尚書柳木青辭官歸隱,由吏部侍郎劉寶慶接任職位。”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瞬時安靜下來,百官神色各異,一時揣測不透天子用意。
柳木青隱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作為天下文人楷模,妹夫做出謀反這種事,為了避嫌,辭官亦是無可厚非。
可正因烏王篡位成功,柳木槿便是將來的皇后,柳木青首宰的位置非但不會動搖,反而還多出一個國舅的身份。
柳家會一躍成為王朝史上少有的豪閥,甚至像先前劉家那樣掌控大半個朝堂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柳木青無愧一身風骨,到手的滔天富貴不要,舉家搬離了京城。
在場許多文官聽到消息皆面帶敬意,徹底將柳木青奉為當代士子典范。
這場景落到武官眼中自然少不了一頓腹誹,在場之人哪個不是為了功名繼續選擇留在朝堂,倘若真有骨氣,就該學柳木青辭官,而不是在這充當大尾巴狼。
眾人覺得皇帝封命奇怪,除了柳木青,還有接替他位置的劉寶慶。
眾所周知,吏部侍郎與上任天子除了君臣關系,還是表兄弟。
兩位年輕人不論朝內朝外都是親密無間,即便王泗衡想示好,劉寶慶也定然不會答應,這媚眼八成是要拋給瞎子看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自始至終低頭不語的劉寶慶竟站了出來,雙膝跪地行禮道:
“臣,謝主隆恩!”
原本安靜的朝堂瞬間變得鬧轟轟,有些人面露氣憤,就差當場抨擊這位忘恩負義的新晉尚書了。
聲音越來越大,龍椅上的男人皺皺眉,剛要開口,下方突然響起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
“喲,大家都是墻頭草,誰瞧不上誰呀?”
眾人住聲望去,開口的是個身著盔甲腰配白劍的年輕人,正是王移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