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紫闕閣-《本王姓王》
第(1/3)頁
東罕大王并不擔心所謂的“權(quán)臣亂政”,放心將權(quán)力交給這位文丞相,大力推行經(jīng)商與中原教育。
文丞相不負所托,經(jīng)過二十年的勵精圖治,將整個東罕經(jīng)濟,硬生生提高了三倍。
東罕人民也由原來近乎人人目不識丁,變?yōu)榱巳司勺R百字。
甚至近些年, 又陸陸續(xù)續(xù)開始推行中原的科舉制,讓原本崇尚軍功和封地的東罕,再次劇烈震動了一回。
……
東罕王宮,擁有四百余座建筑,不足王朝皇宮一半。
其內(nèi)最著名的便是金闕殿與紫闕閣。
金闕殿仿照中原金鑾殿,是東罕大王處理朝政的地方。
自從當朝大王楚不休登基后, 就在丞相文將的建議下, 改三日一朝為每日一朝, 百官雖不必穿朝服持朝笏,但也需遵守規(guī)矩,按時上朝不得缺席。
起初有人并不在意,認為這不過是中原的繁文縟節(jié),若是乖乖照辦,豈不是和中原朝廷那幫娘娘腔一個樣了?
可在接二連三的重罰之下,這群自詡錚錚鐵骨的東罕官員,也不得不服軟,做起了他們最看不起的“娘娘腔”。
金闕殿代表整個東罕的權(quán)力,名號僅次于它的紫闕閣自然也是一處重地。
紫闕閣是一棟閣樓,共分九層。
十年前,這里還不過是王室用來擺放奇珍異寶的地方。
后來經(jīng)過重新翻修,展架變書架,展桌變書桌,奇珍異寶被盡數(shù)搬走,取而代之的是各類書籍卷宗。
這里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文庫。
文庫從一樓到頂樓,隨著樓層提高, 重要程度也隨之提高。
一樓到三樓,收藏有東罕各地州志,官員們可在此辦公。
四樓到六樓,是“文士”們待的地方,這些文士,就是通過科舉入朝的文人。
東罕官員以武官為主,排文情緒嚴重,這些文人哪怕通過科舉高中狀元,也會受盡阻撓,無法順利入朝為官。
文將知道此事不能急于一時,以退為進,讓他們進了紫闕閣,這才堪堪堵住了朝中官員的嘴。
但即便如此,紫闕閣這三層樓,仍是東罕文人士子們最為向往的地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永泰县|
澎湖县|
图们市|
无棣县|
武汉市|
钟祥市|
融水|
长阳|
焦作市|
扎兰屯市|
瑞丽市|
五原县|
湘阴县|
平顺县|
得荣县|
同仁县|
神池县|
兴仁县|
阜新|
奉化市|
湟源县|
涿州市|
鄢陵县|
嘉禾县|
营山县|
牙克石市|
五华县|
惠水县|
苗栗县|
墨脱县|
双江|
建宁县|
林州市|
宜章县|
德化县|
公主岭市|
延吉市|
屏东市|
顺义区|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