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顫抖吧,弱雞們!!! “啟稟安南王,我等尋找到的法子基本和方才各位大人說的相同。” “哈哈哈哈~~~” 文臣們放聲大笑,充滿了嘲諷的意味,有人打趣,“不會全都一模一樣吧?” 其實治蝗的法子就那么多,誰先站出來說誰就占便宜,他們已經(jīng)先下手為強。 粗鄙的武夫們,很被動吧? 面對嘲諷商將軍也不氣惱,樂呵呵的開口,“雖說大多一樣,但我等也尋找到了不同良策。” 說著得意一笑,“方才席大人說萬物相生相克,青蛙喜食蝗蟲,殊不知更喜歡吃蝗蟲的還有鴨子。” “梁將軍營中有一個兵士所在的村子也遭受過蝗災(zāi),恰好村中有河流經(jīng)過,村子里的人大多都養(yǎng)鴨,還有養(yǎng)上幾百只鴨子的大戶,蝗蟲一來這些鴨子化身鴨兵出擊,所過之處蝗蟲大多被食入腹中。” “鴨子可比青蛙的吃的多,末將等人的提議可以鼓勵百姓多養(yǎng)鴨子,可生蛋、可吃肉,也可治蝗災(zāi)。” “另外方才席大人還說可多種豆類,據(jù)末將等人所知,旱災(zāi)過后最易發(fā)生蝗災(zāi),變旱田為水田......” 商將軍滔滔不絕,身后的武將也不時出來補充,這場面且不說文臣們怎么想,華旌昌兄弟兩個是更恍惚的。 這就是那些一需要動腦子就不吭聲的武將? 要知道大多武將來上朝都是來當擺設(shè)的,全程都可能一聲不吭,最多就是隨著隨大流說一聲‘皇上英明’,此刻這些滔滔不絕的人真是他們? 老六到底把他們怎么了? 華旌云這個對這個結(jié)果很是滿意,讓人將大家所說的冊子全部整理成冊,等皇帝同意的時候就可以下發(fā)到下面的各個州縣。 見兩方人馬非要分個高低,華旌云笑了笑,“歷朝歷代被蝗災(zāi)困擾多年,甚至有小國因此而亡國,可見其危害甚大,我朝也曾因蝗災(zāi)肆虐而倍感艱難,各位大人今日所出的良策本王不敢說每一條都絕對的有成效,但一定會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各位大人莫要小看這一條小小計策,若是行之有效必定功在千秋。” 都功在千秋了,所有人都來了精神,有武將虎軀一震,急吼吼的說,“你們說把蝗蟲做成蝗蟲干怎么樣,聽有的人說味道像是蝦干,越嚼越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