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學院前期籌備是不小的投入,雖然辦這個學院的初衷就不是為了賺多少錢,但不管怎么樣也應該把本錢給收回來吧,文綿綿并不覺得自己收取這個費用有什么問題。 溫長凌插了嘴,“《二十四史廣記》這書四十八兩的確良心,剛出來的時候書鋪賣價是百兩,現在降到了六十兩。” 文綿綿朝他露出了贊賞的眼神,還是很明白的嘛,隨后繼續說道:“有錢的學子買書,沒錢的學子抄書,抄書費紙和筆墨,這也是極為大的開銷,將毛筆寫禿的學子不在少數,有的學子為了能多少書,將手抄的沒有知覺也是常事,尤其是冬日。” “學子高中后那句,‘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了我們還沒說進京科考要花多少錢,準備的蠟燭水炭、餐食和器具、衣席等等要多少錢,連禮部用來科考的試卷是也學子們自己出的錢。” 古棋力也是嘆了口氣,關于科考的卷子要學子自己出錢,他也覺得不好,但這就是規矩,他也沒辦法。 文綿綿繼續說道:“去年我問過一個從西南來的學子,他說路上走了一個多月,吃的是清粥小菜,住的是最便宜的客棧,幾乎都是住通鋪,就這樣來的路上也花了四十多兩,這些錢可是他家買了糧、賣了牛,族中還支持了一半才有的。” “進了京都城門后渾身上下還有二兩銀,無奈到處籌措,借得五十兩,若是考不中要么立刻返鄉,要么就地找個差事先賺回去的路費。” “想想這種情況下高中,還得各種宴請吧,各種花銷吧,這得要多少錢。” 她沒的說的是,這種情況下高中,一個貪官是少不了的,沒法,他太窮了。 “就今年這個情況,要不是古大人帶著禮部的人各種安排周旋,讓學子們住到了便宜的客棧,好些只怕都不能堅持到下場的那日。” 古棋力連忙拱手,面上還帶著一抹遺憾,一副為學子們憂慮的模樣,“都是微臣分內之事。” 說了這么多,文綿綿做了總結,“求學艱辛,花費不知多少,沒必要一味追求最好。” “那些能到這里排隊的學生家里多少還是有兩個的,讀不成這里還可以去其他地方讀嘛,何況我們十二那日有一次考試,覺得自己底子好都可以來考,考的好就有免費用的待遇。” 皇帝眼神復雜,琢磨著是應該為學子們做些什么了,沉默片刻忽然開口,“古棋力。” “臣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