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些客商心動了,沒揭牌的問心學院里,華旌云和文綿綿正在和一位剛提拔上來的鄧管事交代各種的細節。 要知道對于學院的事情文武百官對此都不贊同,因為這已經觸及到了他們的利益,正是因為這樣,皇帝更加堅定了要把這學院辦起來的決心。 更是當朝宣布,“此事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多言,學院的一應籌備、招生、銀錢籌措朝廷皆不負責,全權交由安南王打理。” 如此,文武百官只能選擇閉口不言,文綿綿覺得身上的責任重大,事情是她提出來,皇帝和幾位兄長都全力支持,她絕對不能撂挑子。 學院籌建起來很容易,華旌云出馬很快就辦下來了一應的手續,再加上銀錢充足,進展的極快。 “這些東西都好辦,難辦的是先生,誰來出任學院的院長,要請哪一些人來擔任先生?” 夫妻兩人都有些為難,說起來都很容易,辦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世家大族的存在,他們很難在京都找到優秀的先生。 琢磨了好一陣,由文綿綿口述,華旌云執筆的招師宣傳語新鮮出爐,就在那些客商心心念念這神秘的問心學院時,很快新一期的報紙發布。 “......你嘔心瀝血,你廢寢忘食,頭懸梁錐刺股亦不能訴說你一路的艱辛;你飽讀詩書,你學富五車,你相信你滿腹的才學的一定能有用武之地,你期盼仕途坦蕩,你期盼桃李滿天下,你甚至期盼青史留名。” “可你苦于的道路布滿荊刺而且闖的渾身頭破血流,黯然傷神不知道要如何來完成你的理想,你的抱負.....” “來吧,加入到問心學院里面來,這里有最好環境,最好的待遇,有可供你施展抱負的平臺,你可以在這里盡情的發揮你的所長,可以用心血澆灌出一代又一代優秀學子,為家國的壯大做出你自己的貢獻,有機會為東樞‘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吧,問心學院以家國情懷之名,恭候閣下的問詢!” “以下為需求人選的詳細要求......” 報紙一出很快傳遍京都城的大街小巷,識文斷字的人在茶樓高聲朗讀,聽眾們心里熱血翻滾,一位漢子站了起來,“我,我第一個要去咨詢報名,為我東樞的壯大做出一份貢獻。” 周圍的人將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個遍,就他...... 這漢子挺起胸膛,“我去報名當廚子,不行嗎?” “等那些學子們高中,為官為相,想想是吃的我做的飯才考中的,多帶勁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