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付柔面色羞紅,算是被文綿綿給說對了,雖是默認了這事卻也沒有膽子是說那徐公子的長相,憋了好一會兒才吐出了兩個字,“很好。” 文綿綿湊了過去,兩人一陣嘀咕,歡笑聲音不時在涼亭里面響起,也不知道文綿綿說了些什么,倒是讓付柔鬧了一個大紅臉。 中午就在付家用的飯,付謙和付夫人聊了一陣后眉間的憂色又被喜色取代。 原來老二不成器,她成天的擔心老二,對老大又關心不夠;現在老二成器又擔心老大的前程,只盼著老大也好起來,整日的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全然沒想到她的擔心也會讓兒子感到不安,甚至還會壞了兄弟之間的情誼。 想著想著又笑了,暗嘆是自己本事不夠,人家那種生了五六個的是怎么操心的? 飯后坐在一起喝茶,看到閨女一直笑吟吟聽著綿綿丫頭說話,付夫人心里又有些酸澀,擔心今日之舉傷了閨女的心,不免又想到了那匹紅布。 閨女都要定親了,她應第一時間想著用那紅布給閨女做衣裳才是。 文綿綿見她又帶了憂愁,響起早前付柔給她說的話,笑瞇瞇的開口,“去江南的時候得了一個話本子,說是有位婦人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賣傘,小兒子賣鞋,她是雨天擔心大兒子的鞋賣不出去,晴天又擔心小兒子的傘賣不出去,整日唉聲嘆氣愁眉苦臉,以至于好端端的就生了病?!? 她一說這話付夫人的眼神就朝她看了過來,而后很是贊同的點頭,“做母親的不就是擔心孩子,總盼著這個也好,那個也好,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兒活一百歲,常憂九十九?!? 付謙猜測文綿綿定不是無緣無故說這個,便追問,“那老婦人可好起來了?” 文綿綿繼續(xù)說道:“兩兒子孝順,買賣都不做了,整日伺候在床前,見此老婦人想著這下好了,兩個兒子的買賣都給她給耽擱了,更是自責傷心,病是愈發(fā)的重了?!? 付夫人嘆了口氣,她是很能理解那老婦人的。 又聽文綿綿說道:“鄰居前來探望,得知其緣由勸說道:你想想,到了下雨天你大兒子的傘定然好賣,到了晴天你兒子布鞋也好賣,不論是晴天還是下雨,總有一個兒子今日過的好,這么一想是不是很寬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