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早上到中午,華旌云總算將這里十八家酒坊都逛了一圈兒,都到最后隨行的有些人已經是品鑒的面色酡紅,好在人是清醒的。 最后隨行的官員,十八家酒坊的老板以及酒師傅齊聚在一起,華旌云便開了口,“報館預備十月在京都舉辦一次的東樞好物品鑒會,誠邀東樞各地好物進京參會,各家若有意參加可先行準備起來,約莫九月本王在再次途徑此地,可隨著本王的一同進京。” 鄧大人問道:“王爺,可是像去歲年貨節那般?” 華旌云示意,全程都沒什么存在感的文綿綿上前一步,“十月中開辦品鑒會,十一月就會開始辦年貨節,總得讓現將百姓不熟悉的東西推上一推,讓百姓知曉。” “不過我話說在前面,既是品鑒這東西就是免費的,各家老板若想參加只怕還得準備妥當,品鑒會為百姓提供免費品嘗的服務,年貨節正式對外銷售。” 醉春酒坊的老板拱手,“啟稟...請問王妃娘娘,除了免費給人品嘗外,我等還要準備些什么?” 文綿綿示意眾人都坐下,隨意將各項規則都說了一遍,又道:“既然酒是好酒,這包裝上面各位還得上點心思,給人品嘗的杯子也得要小些,別那么實在,能嘗出個味道就行了。” “給人介紹的伙計也要機靈些,要是你們手里沒有合適的人,京都伯樂培訓館里面人可以考慮,都是些姑娘,按天算錢。” “我建議為了體現特色,你們可以組團前往,由官府的大人領著去,最好有什么顯眼的標識,讓人最先記住的不是醉春酒,而是聞春城,先記住了這座城,自然就記住了這座城里出產的美酒或者其他的東西。” “若是你們能團結一心在品鑒會上打出來名聲來,整個聞春城都將水漲船高,各地的商戶自然是慕名而來,城中茶樓客棧等等都將獲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意濃。” 鄧大人率先起身,“多謝王妃指點迷津,這東樞好物品鑒會,下官定會帶著治下商戶前往。” “王妃方才所言的攤位,是否可以單獨為聞春城留一個大些的,這里不光出產美酒,還有許多的好東西。” 文綿綿點頭,“當然。” 眾人大喜,紛紛拱手作揖,“多謝王爺,多謝王妃。” 婉拒了眾人留飯,華旌云帶著文綿綿走了,甚至不用鄧大人等人相送。 看著遠去的隊伍,鄧大人旁邊的一位大人嘖嘖有聲,“去歲在京都的時候就聽聞報館有一半是這位王妃在打理,如今看來所言非虛啊。” 這才多大的年歲啊,怪說不得昨日這位王爺連那些美艷歌姬的臉都沒瞧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