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文綿綿又道:“我覺得還是可以再查一下,既然擄走孩子的人有八卦腰牌,那定然就是道觀的人,當時又只有淺云觀在做這傷天害理的事。” “且還有一點,聽說當時各處都掉了孩子,怎么可能那些孩子被解救出來很快就被領走了,消息也傳不到那么快啊?” 那信息傳播飛速的時代都不能做到一個消息出來全天下都知道,何況這種信息閉塞的地方? 張老將軍當即就附和了她的話,“你說的在理。” “來人,請管家來。” 管家就是當年親自去望京城的人,事情如何他最清楚。 很快管家就來了,原原本本的回憶了當年淺云觀的事,“說來也是奇怪,當年事情還沒傳到京都我們就去了,到了望京城的時候那些孩子才被解救出來三日,就說已經全都被接走大半。” “打聽了許久都沒說沒見過小少爺。” “抓到道士也說沒見過人。” 眾人疑惑了,文綿綿又問起淺云觀是何時被端的,時間一對比發現正是那被擄走的前半個月。 “有沒有可能是擄走孩子的人聽說自己的老巢出了事,便沒回去,半路上撤了?” 若是那樣,那可能性就多了,可能把孩子丟了,也可能處理了,也可能是賣掉了,什么可能都有,如此一來又復雜了。 管家忽然說道:“淺云觀有些道士還被關在望京城的牢里,我這就派人前往,提審當年之人,先問出當年派到京都擄人的姓甚名誰,找到那兩人應該就能知曉小少爺的下落。” 無論怎么說,這也是一條線索。 張老將軍點頭贊同,管家當即就去安排,老夫人忍不住又和文綿綿說道:“丫頭啊,看來這報紙宣傳還是有用的,還請你幫著繼續宣傳宣傳。” 張來將軍直接說道:“丫頭啊,那尋人啟事你再專門幫我印,我預備從京都到望京城這一路,所有的城鎮全都張貼一遍。” 他想過了,當年孩子被擄走后必定是朝著這方向走的,一定會有人見過,重賞之下,他就不信出不了勇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