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老將軍說的直白,文綿綿也就不拐彎抹角,重新坐了下來說道:“報館需要有一些被眾人忽略卻又不能被忽略的事來吸引眾人的目光,而且曾經為國出力,而后日子艱難的退役將領也需要被更多人看到,以期望能為他們帶來改變,所以,不過是各取所求罷了?!? “除了退役的將領,我們還看到了城中的乞丐,以及以后可能會出現的流民,這些問題憑報館的能力沒有辦法去解決,但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關注到,或許會帶來改變。” 她說的是大實話,張老將軍有些微愣,好似文綿綿的回答并沒有在她的預料之中。 “老夫以為你為從大義出發。” 文綿綿笑瞇瞇的說道:“您這就是高看我了,在其位謀其事,我所求的不過是想要報館更好而已?!? “至于您說的我沒惻隱之心,這個我不敢茍同?!? 文綿綿開始為自己辯駁,“這要幫一個人總得要找一個方法,所謂救濟不應該是一方無條件的持續付出,一方心安理得的享受,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我覺得,應該是我出把力,然后你得要立得起來,要我單方面出力我是不愿意的?!? “燕子巷的人剛經歷被火燒,有的人已經將日子過了起來,而有的人或許很快連住所都會失去,在京都再無他們的立足之地,都是自己的選擇,怨不得誰?” 張老將軍眉頭微蹙,問道:“你又要如何判定這個人值不值得幫襯?” “這個很難?!? 文綿綿說道:“安北王曾經雄心勃勃的想要進行一次義賣,想用義賣的銀子來救助那困難的將領,然涉及到后續銀錢如何發放,又誰來發放等等問題到現在都沒能拿出一份合適的章程。” 此事他同大黃牛仔細的商討過的,在這種消息閉塞的年代根本不就適用任何面向全國的救助機構存在。 國庫不可能會撥款,朝廷對兵士們的責任,在他們退役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民間也不可能自籌到一大筆銀錢,義賣一次可以,還可以月月年年的義賣嗎? 就算有錢又如何去判定哪些人需要幫助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