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14章 王羲之真跡 會場里有不少識貨的,紛紛開始叫價,趙國洲對書畫不是很了解,便看向了劉磊:“劉大師,這幅字值這么多錢嗎?” 劉磊面帶微笑道:“王羲之是東晉偉大書法家,他一變漢魏樸質(zhì)書風(fēng),開晉后妍美勁健之體, 創(chuàng)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 他行書字帖《蘭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書法界譽(yù)為“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傾倒了無數(shù)習(xí)書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稱為“書圣”。 唐太宗李世民倡導(dǎo)王羲之的書風(fēng)。他親自為《晉書》撰《王羲之傳》,搜集、臨摹、欣賞王羲之的真跡。 唐太宗為求王羲之的墨寶不惜開出一字換黃金千兩的條件,這也是成語“一字千金”的由來。” 見周圍的人都聽的入迷,劉磊不禁話音頓了頓,然后又接著道: “而周大師是近代知名的字畫大師, 開創(chuàng)了獨有的潑墨派,他自己寫的字價值也是十分昂貴的,有了王羲之的筆墨加持,100萬不貴。依我看,最少能拍到200萬以上。” 劉磊的解釋十分的詳細(xì),讓人一聽就懂,哪怕是張鵬飛和吳東升,對劉磊的專業(yè)水準(zhǔn)也很佩服。 這個時候,陳默忽然問道:“劉大師,您剛才說這幅是臨摹的,那如果是真跡的話,得多少錢?” 劉磊笑著搖頭:“別開玩笑了,王羲之一生共著52副字帖,除了《蘭亭序》之外,最有名的當(dāng)屬《快雪時晴帖》。 而《快雪時晴帖》也是王羲之現(xiàn)存世上的唯一真跡!” “這幅《明且帖》的名氣不算大,但若是王羲之真跡的話,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它的價值——無價之寶!” 陳默點點頭,然后又不禁失望道:“可惜只是臨摹的。” 想了想, 陳默扭頭對張鵬飛道:“張總,能不能借我點錢?我爺爺很喜歡王羲之的字,他從小就教我寫王羲之的字。 你也知道,我從小就沒了爹媽,是爺爺含辛茹苦帶把我?guī)Т蟮模R上他要七十大壽了,這幅字,爺爺肯定喜歡,雖然是臨摹的,但也已經(jīng)很難能可貴了,所以我想買下來送他老人家。” 陳默一副卑微、哀求的樣子,演的很像。 但張鵬飛和吳東升都知道,陳默這是在演戲! 不用說,眼前這幅王羲之的《明且帖》就是陳默想撿的大漏之一了! 之所以演戲,無非是怕趙國洲搗亂,所以故意拿又是提爺爺,又是借錢,還反復(fù)提醒這是“臨摹的”。 加上有劉磊的估值,趙國洲撐死把價格抬到200萬就不會繼續(xù)搗亂了。 強(qiáng)忍住內(nèi)心的激動, 張鵬飛為難道:“今個兒讓你來,只是陪著看展而已, 怎么你還想買東西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