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瓦小學這次文化課聯考的成績,在金釗縣小學教育圈子,甚至在整個教育圈,影響很大。 尤其是這次力壓其他61所小學,成績直逼上瓦雙雄。 此前各大小學的老師,尤其是縣城的個別老師是十分抵觸援建流動教育的。 而此刻,他們感受到了危機感。 同時家長們的消息也很靈通。 尤其是此前一直在關注上瓦小學,想讓孩子轉學去上瓦學習修真的家庭。 這些家庭大部分都是上瓦所在的東故鎮以及周邊鄉鎮的農村家庭。 父母或者在鎮上、農村做買賣、種地生活。 要么就是父母在縣城打工,為了孩子的前途將孩子送進了縣里的學校。 尤其是以實驗小學、龍峰小學等為首的幾所縣城‘名校’。 在知道上瓦小學的修真教學實力之后,他們本就動心了,只是有些猶豫。 他們擔心孩子們的文化課落下。 畢竟上瓦小學的修真教學水平雖然強大了,但是文化課教學的底子畢竟在那里,還是差的很遠。 莫說跟金釗雙雄比了,甚至就是比之一些鎮上的小學都比不過。 可是今夜,上瓦小學的文化課成績當真是亮瞎了他們的眼睛。 家長們也終于下定了決心。 “喂?喂您好?” “怎么樣了?” “打不通,一直占線。” “肯定是打電話的人太多了。” 金釗縣某個家庭中,一對夫婦著急道。 身后則是正在做作業的兒子,目前正在實驗小學借讀。 而兒子的借讀費,一年就是一萬五千多。 而且這還不包括食宿費、教材費……以及報各種班的費用。 有的孩子每天還要家長從鎮上送到縣城,然后晚上再接回來,畢竟大家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坐公交車。 住校的話,孩子太小,家長也不放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