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玉青時心念微轉只在一瞬,誰也沒察覺到。 她像是沒反應過來,茫然地眨了眨眼,而后才不太確定地說:“要說練倒是不曾刻意練過,只是幼時機緣巧合,得了幾本古籍照著謄寫模仿,若您贊的是筆鋒字跡,那大約也是前人撰寫典籍的功勞,我倒是高攀不上幾分關系?!? 徐先生好笑地看了她一眼,說:“你倒是個實心眼的孩子。” 玉青時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等曾永清把宣紙和需要抄錄的第二本書拿來,就尋了個借口起身告辭。 曾永清有心想送送,可卻被徐先生留下說話,不得已作罷。 玉青時獨自走出村學,恍惚下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徐先生說贊她實心眼,其實一個字也沒說對。 她說話心口不一是本能,剛剛與徐先生看似相談甚歡,其實一個字都當不得真。 她幼時蕓娘雖是有意想教她些多的,可到底是出身限制了全部,能教的實在少得可憐。 前世直到離開秦家村之前,她會的東西其實都不多,只勉強算是識得些字。 空有無雙皮相在別處或許能拔得頭籌,可在汴京侯府那樣的地方,光是靠著一張臉等著她的只能是寸步難行。 只是她這人心思沉,想做什么從來都是牟利而動,從來不肯多費一絲力氣。 意識到侯府中對自己生母的看重,為了能更快地讓自己在侯府立足,她特意設法去尋了生母在世時留下的東西刻意去模仿其字跡,學其神韻,關上門點燈熬油地足足練了許久,才模仿得幾分精髓。 只是她學這個時只想著靠與生母更多的相似之處來換取想要的東西,從未想過別的。 重活一遭至今,因此地離汴京甚遠,也沒人會就此無端揣測,就沒想過遮掩。 可這來歷不明的徐先生,為何如此看重這字? 她是不是大意忽略了什么? 只是她察覺到的太少,能想到的也很碎,斷斷續續的無法連續成篇。 也不能盡數消除心頭疑云。 玉青時沉默半晌,心不在焉地離了村學,搭車入了縣城。 她先是靠著跟秦大娘走一趟白撿了一匹馬換銀子,剛才又在徐先生手中得了銀錢,兜里不缺銀錢,買東西倒也大方。 第(1/3)頁